□戴周华
德资企业在中国创办的首家残疾人福利工厂落户新区,所有操作工均为残疾人。在这里,智障人士从事着“体面”工作。
本报12月3日报道
残疾人就业难是一道旷日已久的社会问题。但在新区这家残疾人工厂,员工们工作得很好,生活得也很好。这是一则十分生动的案例,让人们知道,相当多的残疾人可以通过外界和自身的努力,胜任一些看起来不可能的职务,从而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开启不一样的人生。
残疾人求职比健全人要难得多有很多原因,其中一点就是社会对残疾人就业存在偏见和歧视,认为他们是残缺不全、能力低下的,有的还会对他们的残缺指指点点,把录用残疾人员工作为一件麻烦事情,担心企业要肩负的责任更多,害怕会影响到自身企业的形象。
不可否认,残疾人在某些方面确实比不上健全人,但应该看到的是,除去一些的确不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岗位外,在很多岗位上,残疾人同样也能干得很出色。新区这家残疾人工厂,员工都是被人视为难以就业的智力障碍人士,而他们的客户,却是对加工质量要求十分严格的德资企业。
由此可见,我们之前对于残疾人能力的看法很多是片面的,应该说,有就业理想的残疾人,通过用人单位和自身的努力,大多是可以谋求一份安身立命的职位,那么接下来要看的是企业是否愿意接纳了。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天然的使命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录用残疾人员工,可能意味着更长时间的培训,较低的工作效率,但是如果企业丧失了关爱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心,即便获取更高利润,恐怕也很难获得社会的认同。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企业为了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会为残疾人士送去一些物质上的关爱。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积极吸纳残疾人就业,才能帮助残疾人获得持续而稳定的收入,改善窘迫的生活境地,才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