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2亿元引进先进设备,用工人数从1350人降至68人
宝利嘉万锭用工不足20人
生产高档人造棉纱等混纺产品,今年前8个月销售额同比增长29%
■宝利嘉(苏州)纺织有限公司投资近2亿元引进德国、瑞士的先进纺织设备,用工人数从1350人降至68人,并改善了工人的作业环境。
■通过技改,公司把传统的环锭纺纱形式变为世界一流的转杯纺纱形式,并舍弃中档产品,主攻高档人造棉纱等混纺产品。
■除了在国内发展空间大、劳动力富余的地区兴办现代纺织企业,宝利嘉集团还将加快太仓总部大楼建设,并谋划到国外投资办厂。
太仓日报 讯(记者 李孝忠)德国进口的清梳联、并条机、气流纺等设备高速运转,一名工人操作3台以上设备依然轻松自如。10月9日,记者走进宝利嘉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宝利嘉(苏州)纺织有限公司采访,感觉这家纺织企业就像高科技企业。“公司技改之前用工1350人,现在操作工人只有68人,万锭用工平均不足20人。”宝利嘉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部总经理张凤珠表示。
成立于2002年的宝利嘉集团旗下拥有宝利嘉(苏州)纺织有限公司、宝利嘉(江苏)纺织有限公司、宝利嘉(安徽)纺织有限公司、宝利嘉(滁州)现代纺织有限公司、淮安宝大物流有限公司、太仓利叶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淮安宝龙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人总是要吃饭穿衣的,纺织行业是日不落产业。”宝利嘉集团董事长葛富春坚持跨区域发展,到发展空间大、劳动力富余的地区兴办现代纺织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引进世界一流设备,提升宝利嘉(苏州)纺织有限公司产品档次,加快集团转型升级的步伐。
宝利嘉(苏州)纺织有限公司抢抓欧债危机下投资成本下降的机遇,多方筹集资金,投资近2亿元引进瑞士、德国生产的先进纺织设备,将人工络筒改为自动络筒,省去粗纱、细纱两道工艺,把传统的环锭纺纱形式变为世界一流的转杯纺纱形式。目前,公司一车间全部采用德国进口的清梳联、并条机、气流纺等设备,二车间全部采用瑞士进口的清梳联、并条机、气流纺设备。同时,三车间的技改设备也已订购。
这些设备究竟先进到什么程度?在张凤珠的陪同下,记者来到改造完毕的一车间和正在改造的三车间。在一车间,记者看到,5名员工轻松运转20多台设备,整个空间空气湿润、粉尘少、噪音低,跟工人们聊天时听得清清楚楚。在三车间,20多名员工操作着20多台设备,干燥的空气中浮荡着丝丝棉絮,记者跟工人们说话很是吃力。
“技改的效果并不仅这些。”回到办公室,张凤珠扳着手指告诉记者:一是企业产量提高,目前纱锭每天的产量为40至45吨,今年前8个月销售额达2.07亿元,同比增长29%;二是人员减少,员工由以前的1350人减少至68人,大幅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三是能耗降低,仅梳棉机就由原来的120台减少为20台,公司还减少了粗纱、细纱两道工艺,节省的电费相当可观;四是产品质量提高,公司从主要生产中档纯涤纱转为生产高档人造棉纱等混纺产品;五是效益提高,每吨产品的毛利从4000元增至13000元,且产品还供不应求。
据悉,宝利嘉(苏州)纺织有限公司是宝利嘉集团的母体公司。“集团把太仓作为总部,主打产品为喷气纺、转杯纺人棉纱和环锭纺棉、粘、涤混纺系列纱线,目前集团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葛富春表示,今后他们将加快太仓总部大楼建设,并谋划到国外投资办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