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日报 讯(记者 庄超)随着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的不断推进,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完善服务体制显得尤为重要。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今年投入使用,太仓义工联、心航社工等10多个社会组织首批进驻办公。
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是一个集孵化培育、资源整合、提升能力、合作交流、风采展示“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该中心主要分三个功能区:一是中心办公区;二是联合管理区,主要入驻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代表和联合型社会组织,共同加强社会组织的指导和培育;三是孵化培育区,主要入驻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处于孵化期的社会组织,为其提供办公场地和能力支持,助其发展壮大。按照这一思路和布局,政府剥离出部分管理和服务职能,根据其不同性质和要求,通过项目购买、补贴奖励、岗位购买等多种形式,“外包”给群众自治组织、中介组织或社区志愿者。
我市目前主要引导社工从医务、禁毒、司法矫正、社会救助、青少年事务等领域起步,这既可以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又可以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的自身发展。市义工联自创办以来,相继开展了“用爱撑起一片蓝天,让快乐伴随成长”民工子弟关爱项目、“关爱空巢心,感恩夕阳情”空巢老人关爱项目、福利院关爱项目、献血屋志愿服务项目等多个大型公益项目,举办各类公益活动300余场,捐助善款善物总价值上百万元。市慈善总会积极创建品牌救助项目,常年开展对困难家庭中白血病、尿毒症、癌症等重大疾病患者救治“助医”行动,近5年累计发放“助医”善款300多万元。
在培育发展社会组织过程中,我市着眼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大力培育发展与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适应的一批新型行业协会。今年,我市新登记成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港区物流协会、木材及木制品流通协会、互联网协会等8家行业性协会。目前,全市各类行业协会达60多个,已基本形成了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门类的行业协会体系,成为服务特色产业、支撑产业经济发展的得力助手。
我市各类社会组织已达942个,其中社会团体18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32个,基金会3个。为培育社工和社会组织,我市今年专门制定了《太仓市“三社联动”实施计划》,提出到2015年全市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将达10个以上,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数将达每个城市社区10个、农村社区5个,等级社会组织将达30%以上;城市社区社会工作者职业化水平将达80%、农村达50%,城市社区志愿者注册率将占居民人口总数15%以上、农村占10%以上。
我市正逐步改变社会组织的管理模式,降低登记门槛,为处于萌芽期或初创期,群众需求多、发展前景好、服务潜力大的社会组织提供孵化服务,使其不断增强创造力和凝聚力,让它们与“政社互动”等创新做法一起,共同构建“多元普惠、和谐善治”的社会建设和管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