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微电影》栏目组近日拍摄了公益微电影《父与子》,是“家在太仓·文化惠民”大行动的致敬作品。这部3分钟的微电影拍了整整3天;
■普通市民可以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以微电影的形式表达出来;
■栏目组正在策划几部公益类微电影,他们接触义工联、走访民间、与政府有关部门对话等,做大量前期准备工作。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用来描述微电影最恰当不过了。一部微电影只有短短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后期制作周期大多只有数周时间,但整个创作团队付出的努力并不比一部大制作的电影少。在我市科教新城,一群热爱微电影创作、拍摄的年轻人从全国各地汇聚在一起组成《创意微电影》栏目组,用他们独特的视角把太仓特有的人、景、物糅合到他们的故事里,并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传播开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太仓、爱上太仓。
3分钟微电影需要拍几天
采访《创意微电影》栏目组期间,正好赶上他们拍摄公益微电影《父与子》,讲述去世老父亲给已是中年的儿子留下一个保险箱,儿子始终猜不出密码,后来因为自己宝宝的一句话“我爱你”启发了他的灵感,破译了密码,让他了解到父亲对他始终如一深沉的爱。影片弘扬了中华民族最传统宝贵的感恩知孝品格,也是栏目组为“家在太仓·文化惠民”大行动的致敬作品。
别看最终制作完成的《父与子》只有短短几分钟,剧本也只有9个场景,但拍完这些场景用了3天。记者采访时,整个团队正在拍摄男主角于晨光加班到深夜,老父亲冒雨送饭的场景。本来就热气腾腾的摄影棚再加上炽热的大灯,近半个小时的近景和细节拍完后,于晨光说“自己快要被烤焦了”。这个80后小伙子并不是专职演员,他的本职工作是公司销售,酷爱表演的他每天开着车从苏州赶到太仓,虽然辛苦,但他把拍摄微电影当做对自己演技的考验。
团队成员多不是科班出身
《创意微电影》栏目组的成员多是像于晨光这样对微电影创作、拍摄有着极大热情的年轻人。胖胖的编剧徐欣慰也不是专业出身,“创作感动人的故事并不只靠专业,而需要创作天赋和丰富的生活感受”。整个团队虽然人不多,但个个可谓“一专多能”,剧本创作结束后,小徐还要准备道具、做场记、打灯光,还时不时客串下配角。已出品《爱·味道》等多部微电影的洪家宝导演陷入拍摄状态时专心致志雷打不动,而年轻的栏目组总监王琴和宣传龙海涛则像团队的“保姆”,跟进道具的准备情况,为演员物色服装,帮团队提前选景,有时还亲自上阵拍摄花絮。
在5月20日《爱·味道》网络情人节首映式上,小团队的大能量从观众的反映中可见一斑。“网络可以给微电影插上翅膀,让更多人了解我们所要传达的太仓大爱”。
微电影中注入了更多太仓元素
“金仓湖、LOFT工业设计园、健雄学院、沙溪古镇……在我们已成品的微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很多经典的太仓形象,微电影也是宣传太仓、与市民沟通的桥梁。”栏目组总监王琴说,微电影是一个新兴行业,介于广告与电影之间,可以说它是一部加长版的广告大片,也可以说是一部精华版的电影短片。“微电影的未来不可限量,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为企业产品量身定做宣传计划,普通市民也可以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以微电影的形式表达出来。”龙海涛介绍,目前栏目组正在策划几部公益类的微电影,前期工作包括接触义工联,走访民间,与政府有关部门对话等。公益微电影在网络平台播出后,相信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太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