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姚建平(右)与制样工陈伟一起准备粉碎铁矿石。小草 摄
这是一个“红色”的岗位,每天有几万吨铁矿石从他们(太仓武港码头有限公司)取样间的输送带上经过,红色的铁矿石粉末,把整个大楼染成了淡红色。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人,每天与红色的铁矿石打交道,他们要从近10万吨的铁矿石中取出2公斤左右的铁矿石成份样。为此,他们每天都会变成“红”人。7月24日,记者跟随制样员陈伟在高温下体验了铁矿石取制样工人的艰辛。
■体验地点:武港码头铁矿石取制样楼 ■体验岗位:制样工 ■体验者:姚建平
不管有多热
他们总是“全副武装”
铁矿石取制样工作是三班倒24小时工作制,正常情况下每天轮班工作8个小时。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了位于长江边上的武港码头铁矿石取制样大楼。在楼上的控制室,制样员陈伟拎来了一套工作“行头”,有安全帽、防尘口罩、手套、工作服、劳保专用鞋。小陈介绍说,每天上岗前,这些都必须穿戴整齐,不管是什么样的天气,都要“全副武装”。说话间,他和同伴已从头“武装”到了脚,光一双带有铁皮内衬的劳保鞋,就有2斤多重。记者在局部“武装”后,跟着小陈走进了楼下的取制样车间。
这是一个不很大的车间,里面的粉碎机等设备正在运转。小陈的同伴把一大袋铁矿石倒在了一块大铁板上,记者与小陈一起,拿起铁锹,“嚓嚓嚓”地翻弄起来,听着这种刺耳的声音,记者寒毛直竖。小陈告诉记者,这个工序是制样中的“翻堆”。他说,今天码头上停靠的是一艘来自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船,装载了7.6万吨铁矿石,在下卸过程中,通过自动取样机在每730吨的铁矿石中取出250公斤的一个样本,共要取近100次左右,最后才能精选出5个成份样,每个成份样在500克左右。记者一边听小陈介绍,一边“翻堆”,不到15分钟,豆大的汗珠直从脸上往下掉,不一会儿,身上的衣服全湿透了。
每天回到家
第一件事就是洗澡
下午3时许,是当天气温最高的时候,室外超过了35℃,而车间里的温度更是蹿到了40℃以上,工作中的小陈和同伴们身上已不知道出了多少道汗,戴在鼻梁上的白色防尘口罩,也变成粉红色的了。“小陈,你们车间里为啥不装空调或者电扇呢?”记者问小陈。“铁矿石取制样有严格的要求,取制样过程必须在自然态条件下取得,才能获得最为精确的铁矿石成份样。夏天再热,冬天再冷,我们都得一样对待。因为成份样的精确度,关系到铁矿石上船后的实际价格。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责任非常大。”小陈又告诉记者,取制样员工每天都是这样的,铁矿石粉尘不但粘在脸上、衣服上,还钻到衣服内,弄得浑身都是,他们下班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头冲澡。而工作服和内衣,每天都得清洗,不能用洗衣机洗,铁矿石粉末会沉淀,久了洗衣机就转不动了。小陈笑着说,如果下班后不洗澡,大家就真的会把他们看成“红”人了。
劳动者感言
这份工作尽管很辛苦,但责任重大,在这个岗位上工作的都是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既要求有一定的体力,又要求有相当的技术,更需要每天做到精益求精。选择这份工作,能为国家减少损失,我们感到光荣和自豪,值得。
记者感悟
在记者以往的认识中,取制样是分析工的一种,应该只是一项技术活,讲究的是技术水准。没有想到的是,铁矿石取制样同样又是一份重体力活儿,属于特殊工种。武港码头铁矿石取制样队伍中的这些年轻人,在这个“红色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用青春和汗水维护着国家的利益,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