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在昭衍新药与企业负责人交流
□记者 周 琦 徐盛兵/文 计海新/图
“我知道南通有一家留美博士成立的新药研发企业在寻找药品生产企业做服务外包,我觉得可以牵线搭桥一下。”在科技人才双百对接会“百名教授进百企”活动中,南通大学化工学院院长石玉军在听太仓制药厂老总许建新介绍企业情况时,立马给企业“支招”,并送上该校的技术成果介绍,希望能实现双赢。
昨天,来自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25所全国知名院校的150多名教授、专家分别走进太仓的百余家企业,为企业发展“搭脉开方”。
面对面交流寻求深层次合作
昨天,高校的专家、教授参加完上午的市首届科技创新工程推进月开幕式后,下午分成4组针对太仓重点推进的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五大新兴产业,走进企业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共同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寻求共赢的机会。
“从2010年获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我们主动出击,与南京、上海等地多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院校联系,通过和上海、北京、南京等地的科研院所合作,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许建新介绍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借脑”尝到了不少甜头。
昭衍(苏州)新药研究中心刘秀文教授也发表了同样的观点:“我们跟苏州大学就有很好的合作,希望有更多的专家来给昭衍提想法、出思路。”
对于此次进企业的高校来说,他们想得到的是更深层次的合作。“我们这次将和双凤镇签订全面合作协议,特别是要在新材料产业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我们还将在双凤镇建研究生、本科生实习基地,输送人才。”石玉军告诉记者,他们学校这次不仅要走进企业,更要长期地与太仓的企业合作。
多项优惠政策吸引专家“落户”
我市鼓励和扶持更多企业实行“借脑”战略,“百名教授进百企”活动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服务方式,借用高校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网络齐全、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积极帮助企业引进高端人才,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和产学研用联盟的形成,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实力。
此前,我市面向65家企业征集技术难题和需求,初步征集到近300项需求,涉及能源环保、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方面。随后,我市对这些技术难题、需求、新技术成果进行分类梳理,联系相关专家进行项目对接。科技创新工程推进月启动后,由专家组成的若干服务小组将深入企业现场服务,进一步交流经验,就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形成产学研用联盟进行再推动。
据了解,为吸引更多高校教师和企业对接,我市还出台了相关政策,如企业为成功挂职的教授、博士每月发放不低于2000元的工作和生活补助,我市人才资金为教授、博士提供每月1800元至2200元不等的交通补贴等。“把太仓建成创新创业人才首选、各类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创新型城市是我们的目标。”市人才办负责人表示。
原稿:太仓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