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已有24家企业走出国门投资办厂或设立贸易公司——
借国际市场拓展转型路径
太仓日报□记者 周 斌
欧威尔投资800万美元在香港成立以贸易、技术和研发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江苏大力士投资3000万美元在沙特阿拉伯创立生产、加工销售粘结剂与不饱和脂肪酸项目;奥森投资6654万美元在韩国从事房地产开发销售、会展服务和酒店管理咨询服务等项目;海润京运通投资5000万美元在香港设立对外投资和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相关配件技术服务的进出口业务公司。
在外资企业加速涌入太仓的同时,本土企业也加快参与国际竞争步伐。今年以来,我市已有4家企业走出国门,积极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市场浪潮中,提升产业层次,拓展发展空间,谋求转型升级新跨越。
■目前,我市有24家企业到境外投资,投资总额达2.38亿美元,境外投资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居省内县级市前列。
■“走出去”的企业利用国外的信息、人才和市场等优势,促进产业链转移,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走出去”的企业覆盖五大洲
企业“走出去”由来已久。2005年5月,从遥远的非洲传来消息,苏州国信集团在坦桑尼亚投资建造的年产量达200吨的农药厂顺利投产。这是我市第一家“走出去”的企业。随后,苏州兴亚投资有限公司、苏州勤太纺织制品有限公司、怡球金属资源再生(中国)有限公司、欧亚马自行车(太仓)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纷纷走出国门投资办厂或在外设立贸易公司。
“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境外投资,这是开放型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也体现了本土企业的实力不断壮大,进一步开阔了视野。”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目前全市“走出去”的企业已有24家,投资总额达2.38亿美元,境外投资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居省内县级市前列。去年一年,我市就有9家企业成功“走出去”,投资总额达3800万美元。“走出去”的企业覆盖了五大洲,投资领域涉及贸易、生产和资源开发等。
■企业境外投资走向多元化
企业“走出去”,既延伸了产业链,提升品牌知名度,又拓展了国际市场,实现层次提升与转型发展。苏州勤太把纺织企业建到巴拉圭,降低了出口成本,迅速拓宽了销售渠道;国信丰源公司在坦桑尼亚设立农药和造纸等生产企业,占领了坦桑尼亚、赞比亚和卢旺达等国家的市场。“走出去”的企业在投资领域和方式上不断实现新突破,从贸易型投资逐步走向多元化。
市商务局负责人透露,我市企业境外投资已经突破贸易领域合作的初级形式,从生产性项目拓展到债转股、并购、新能源开发等新的投资领域。企业通过境外投资设立生产与科技研发企业,利用国外的信息、人才和市场等优势,促进产业链转移,加快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通过境外参股并购、境外风险投资,以资本为纽带,掌握、引进境外先进技术,提高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助推更多的企业“走出去”
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除了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外,还与政府的“有形之手”密不可分。近年来,我市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出台了相应的激励举措,并兑现了奖励政策,对“走出去”的企业加大服务力度,在政策的落实、对上争取以及融资等方面做好服务工作。
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快培育一批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企业,推动优势产业对外投资,鼓励企业到销售市场设厂经营,规避贸易壁垒;鼓励新兴产业到欧美等发达国家投资,设立研发中心,逐步实现从产品输出到产业输出的跨越;鼓励企业在境外通过设立或并购各类营销网点和售后服务网点,着力推进大力士粘结剂项目、睿昕墨西哥汽配工厂和奥森在韩国济州岛项目的建设。目前,我市还有一个矿产开发项目正在报批中,总投资达3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