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警徽温暖中
——重获新生
□朱凤鸣
帮助刑释教改人员就业,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关系到这一特殊群体的新生和社会的安定。港区派出所本着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多年来关心辖区内刑释教改人员的生活,想方设法帮他们寻找合适的工作,让他们从心底里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为年近六旬的他找工作办低保
刘忠其1954年出生于浮桥镇三市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喜欢体育健身,他乒乓球打得好,把本地的对手都打败了,还经常骑车到周边乡镇找对手较量。他身上的功夫也了得,能倒立着用手“走”过一条水泥船的边沿,在当地颇有名气。父母管不住他了,一些恶习也沾染到他身上。父亲气得没法,甚至萌生过杀死这个孽子的念头,后来感到这要触犯法律,又感到以后肯定指望不上这个儿子,便绝望地喝农药自杀了。谁知祸不单行。就在父亲自杀的第二天,刘忠其因犯流氓罪被抓捕。从1983年入狱到2002年刑满释放,19年的铁窗生活,刘忠其在监狱民警的教育下,有了悔过自新、重新做人的强烈愿望。2002年12月26日,当刘忠其走出监狱的铁门,迫不及待想回家看看。但当刘忠其回到三市村的家,现实给他当头泼了一盆冷水,母亲已经过世,弟弟一家在老宅地基上盖了新房,弟弟对他还可以,但弟媳没法认可他,因为侄子就要娶媳妇了,摊上他这个大伯,说不定会让儿子的婚事告吹,弟媳毫无商量余地将他的行李扔出了家门。
刘忠其理解弟媳的苦衷,又离开了家,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但他有靠自己劳动养活自己的愿望。由于社会的偏见,服过刑的人找工作是很困难的,但刘忠其还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周边多个乡镇企业干过。后来他到本市一家玩具厂工作,这里管吃管住,由于他干活努力认真,月工资从1200元涨到1500元,他真想就一直这样干下去。可谁知两年后这个厂倒闭了。刘忠其又回到了三家市村。这次他没有回家,而是在本村流浪,但他心里还是渴望能早日找个自食其力的固定工作,但一个曾服过刑的56岁的男子找个工作有多难啊。
港区派出所与辖区内的三市村经常联系,当副所长曹利民得知刘忠其的情况后,及时向他伸出了温暖之手。曹利民多次找到刘忠其,与他谈心交流,了解到他有靠自己努力工作挣钱谋生的强烈愿望。于是,通过多方努力,与本市专门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就业的新生搬运公司取得了联系,于2010年12月22日上午,港区派出所派民警吴君开着公安警车,和三市村副书记沈惠清一起送刘忠其到位于太仓城区的新生搬运公司面试。这里包吃包住,凭体力搬运黄沙,多劳多得,最多每月可以挣4000多元。这是刘忠其求之不得的事,他当即同意干这个工作。他干了3个月后,体力有些吃不消,港区派出所又介绍他到太仓西郊某住宅区当保安,每月有1600元收入,且有吃住的地方。他去后工作很负责任,努力维持住宅区的安全,受到居民的好评。
虽然刘忠其有了固定的工作,但港区派出所仍经常关心他的近况,多次和村里领导看望他。开展“三访三评”大走访活动以来,考虑到刘忠其现已58岁,为了解决他进入老年后的长期生活保障,港区派出所还和村里一起帮他落实了低保,每月有300元的收入。刘忠其常对人说,公安民警让我获得了新生,又让我以后的生活有了保障,我永远感谢他们。
尽心尽力帮他融入社会重新做人
龚华峰是浮桥镇时思社区的失足男青年,现已26岁,自幼父母离异,一直跟随奶奶生活。由于奶奶对其过分溺爱,龚华峰从小就染上偷鸡摸狗、打架等不良恶习,周边人对他的成见很大,称呼他为“难改造人员”。自2000年龚华峰伙同他人盗窃电动车开始,就与公安机关结下了“缘”。每次刑满释放后,无处可去的他只能回到家里,乡亲们见到他就像遇到瘟神一样远远地躲着走。他也找过工作,因有盗窃前科而屡屡碰壁。原本下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的他不由得心灰意冷,没有任何生活来源后只得重操旧业。
2012年2月中旬, 龚华峰又一次被解教出来。港区派出所民警在辖区走访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几次来到龚华峰家中了解情况,他却对民警充满敌意地骂道:“你们是黄鼠狼给鸡拜年,肯定是上门来监视我的。”从那以后,凡是民警来访,龚华峰要么拒不开门,要么闭口不言。面对龚华峰的误解,民警们不气恼、不放弃,不厌其烦地登门谈心。民警的一次次真诚拜访,终于让龚华峰感动了,他说:“我想改,可大家都不给我机会。”
港区派出所民警经过多次与龚利峰谈心后,还与村委会联系,给街坊邻居做工作,希望大家一起帮助龚华峰融入社会重新做人。同时,民警多方打听为他找寻工作。3月13日,港区派出所民警在本市就业扶助中心帮助下,终于在辖区的一个企业为龚华峰找到了工作,派出所副所长曹利民亲自开车把他送到该企业。当龚华峰换上一身深蓝色的崭新工作服,大家都夸他十分精神,他激动地对曹利民说:“感谢你们的关心与帮助,我今后一定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文中刘忠其和龚华峰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