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薛海荣
10年前,我市创办了全省第一家劳务合作社——华金劳务合作社。通过组建劳务合作社,既解决了一些难以找到合适就业岗位的农村闲置劳动力的稳定就业问题,又为用工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劳动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农民劳务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组建村集体劳务合作社85家,入社农民超过1万人。今年1月至10月,全市已实现劳务总收益达1.2亿元,平均每个社员年劳务收入在1万元以上。
失地农民有了工资性收入
“农村闲置劳动力大多年龄大、文化低、技能差,就业比较困难。劳务合作社把他们组织起来,进行各种劳动技能的培训,再对外承揽业务,为社员提供工作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市委农工办合作经济科负责人告诉记者。
城厢镇东林村,抓住金仓湖生态公园开发建设的契机,因地制宜,组建了东林劳务合作社,下设物业管理、园林绿化、家政服务、生态养殖、净菜合作、卫生保洁、劳务中介7个部门。成立以来,合作社积极跑企业、闯市场,努力拓宽就业渠道。该村村民顾利菊,加入合作社前,全家每个月固定收入只有640元,生活贫困。加入合作社后,顾利菊夫妇经培训进入了园林绿化组,每月能领取1700多元工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
新港花苑劳务合作社成立以后,为了尽可能多地安排40岁至50岁年龄段的社员到周边企业就业,合作社管理人员每年走访企业10次以上,密切合作社与企业的关系。一年多来,新港花苑劳务合作社已经帮助社区内近千名社员成功就业,每户每年增收1万多元。
增强了抵御风险能力
过去,一些农民由于年龄偏大,加上缺乏就业技能,想找到力所能及的工作非常难。劳务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民聚集起来,以合作社的名义对外承接各项业务、提供劳务服务,既可以优化配置劳力、技术、信息等资源,又能够争取较好的劳动福利条件,维护社员劳动权益,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华金劳务合作社的负责人顾利清说:“农民加入劳务合作社后,在面对市场竞争、就业压力时,可以通过合作社这一整体来共同应对,大大增强了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合作社还为每个社员购买社保或人身意外保险,完全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华金劳务合作社现拥有社员551人,多数是失地的“4050”人员,合作社根据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采取岗前培训、跟踪管理、分月考核、年终评比的方式,实行岗前、岗中、岗后的全程服务,使双方关系逐步由中介松散型转变为合作紧密型。该合作社不仅为社员购买了社保,还为社员投保了人身意外保险,并在每年的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基金,用于合作社生产经营活动中遭遇经济损失时的补贴。
发展了村级集体经济
组建农民劳务合作社,不但为农村闲置劳动力的就业拓展了新的渠道,而且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增加了新财源。
2007年,陆渡镇洙泾村刚组建劳务合作社时,只有9名社员,服务内容主要是为村里提供卫生保洁等服务。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洙泾劳务合作社逐步拓展服务领域,在第二年就投入10多万元购置了德国产路面保洁车,并先后与多家外资企业签订了保洁工作合同。
该村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洙泾劳务合作社的社员已增加到近百人,下设卫生保洁、绿化养护和物业管理三个服务队。今年1月至10月,劳务合作社的总收入已经达到70万元,预计全年的劳务总收入将超过100万元。除去社员的劳务工资后,将为村集体经济带来50万元左右的收入,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