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薛海荣
近日,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这背后凝聚着太仓多家航空航天企业的心血与汗水。
“自2021年8月以来,我带领12人团队深度参与了C919大飞机显示系统的软件验证工作。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和团队成员共参与完成9个配置项、5万多条需求、50多万行代码的验证。在验证中,我们发现了近百个重要问题并协助软件设计人员解决了相关问题。”天航长鹰(江苏)科技有限公司民机软件测试主管陈学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
陈学虎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这些困难都被一一克服了。因为飞机的显示系统和全机的航电设备都有交联,所以C919显示系统功能模块非常多而且很复杂。为了能准确地理解一个小模块的功能,弄清楚一个数据位的定义,他们要查阅学习大量的英文资料。为了能够高质量并且按照研制时间节点的要求完成软件验证工作,团队成员经常需要加班到深夜。
服务C919的天航长鹰不是孤例,我市卓能电子为C919客舱吊挂屏系统板卡进行代加工,穆格工业控制、金江铜业、舍弗勒、华钛瑞翔等企业进入商飞供应商名单。C919的商业首航实现了国产大飞机从0到1的突破,产生从1到100到无穷的产业链裂变效应。国产大飞机C919不仅得到了太仓企业的助力,也为太仓发展航空航天产业带来全新机遇。
如今,吉太航空、卓能电子等企业与中航工业、商飞上飞院、中电科航空电子等多家单位开展合作;太仓高新区与中国商飞上航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民机数字技术支持产业化发展;全球航空集群联盟(GACP)第一中国中心在太仓开业,打造链接中国航空产业和世界航空产业集群的重要窗口。通过与国内外龙头企业、重点科研机构、载体平台,在产业对接、创新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等方面进行深入对接合作,太仓在中国乃至世界航空航天产业的大版图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太仓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我市依托“临港临江临沪”区位优势,以及“5+1”轨道交通体系建设,成为承接国内外航空产业转移和上海大飞机产业溢出效应的首选阵地。围绕航空关键零部件、核心基础材料、航电系统、航空服务等主攻方向,我市不断强化政策引领、项目招引、生态构建,积极融入国内外大飞机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快打造特色鲜明、要素集聚、智能高端的现代化航空航天产业创新集群。
目前,从精密制造到航空服务,从火箭总装到卫星应用,我市已集聚航空产业链配套企业超100家,2022年产值达120亿元。其中,有自主研发生产国内首个55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的点石航空,国内首家、世界第三家掌握5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商业卫星发射能力的民营航天公司星河航天……依托高端装备制造和先进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以及德企的智能制造基础,突出无人机、增材制造、民航检测等重点领域,我市形成以高新区为主体、港区和城厢科技产业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在有形之手和有效市场的协同推动下,我市已经从“新军”成长为“尖兵”成群的“空天方阵”,在航空航天的各个细分领域深耕久植,“做航空、到太仓”的名片也越擦越亮。(来源:太仓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