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新区德企注册外资、到账外资达到和超过去年全年总数,企业产能快速提升,项目落户、增资扩产接连不断
□本报记者 戴周华
当外界一直在喊“难”的时候,欧托凯勃汽车线束(太仓)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巍的心态则很平静。今年欧托凯勃仍然保持与去年同期相当的市场表现。当前,欧托凯勃正在谋划厂房建设事宜,目前已经购买土地,今年将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我市是德企之乡,高新区是对德合作主阵地。高新区统计显示,尽管一季度疫情对高新区德企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二季度实现迅速反弹、逆势上扬,德企看好高新区,投资发展的信心满满。
德企发展逆势上扬
统计显示,1~5月,高新区82家规上德企实现产值123.1亿元,其中,克朗斯机械同比增长53.6%;慕贝尔、福缔汽车、慧鱼建筑锚栓一批企业实现了产值两位数增长,有效拉动德企产值整体走高。
电力消费量是判断产能变化的重要依据。5月,高新区规上德企工业生产电力消费3590吨标煤,单月较一季度用电量增加近500吨标煤。6月以来,舍弗勒、慕贝尔、海瑞恩、克恩-里伯斯等众多德企工业用电量更是出现了单周20%以上的增长。这表明,在疫情环境下,德企生产快速提升。
今年,已有16个德资项目备案立项增资扩产。总投资65亿元的德资在建项目加速建设,其中舍弗勒航空装备、康斐尔空气净化设备、博泽驱动、托克斯自动化成套控制装置系统及冲压设备项目均已开工,克恩-里伯斯新能源电驱电控组建项目、德珂斯自动化部件项目、阅美测量仪器、老虎表面技术新材料、裕克施乐二期等项目预计三季度竣工。另有一批德资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前5月,博泽驱动、施迈茨真空设备、因代克斯机床等8个德资项目合计注册外资8500万美元,带动注册外资数与去年全年基本持平;到账外资2.1亿美元,其中舍弗勒、德珂斯自动化部件、阅美测量系统等项目到账7250万美元,已超过去年全年德企到账数。
中德创新合作持续深化
德企投资高新区热情不减,在太发展也正持续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德国核心技术进入太仓,本地配套增多。疫情全球蔓延加快了德企将核心产品向中国转移,加大中国本地研发投入。”高新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联合汽车电子公司是德国博世的在华合资企业,太仓公司生产新能源汽车“三电”产品。联电太仓公司负责人浦东行介绍,联电在太仓,约50%的配套实现国产化,而苏州本地的配套达20%之多。公司技术源自德国,但更多的具体应用则在中国实施,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实现了中德团队合作开发。以一款电机产品为例,产业化过程中解决了600多个技术难题。
同样有业务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欧托凯勃太仓公司,也积累了大量的前沿技术。“我们和集团其他公司在技术层面上是合作关系。”沈巍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全球率先发展,太仓公司10多年前就与主机厂开展同步研发,“而在新能源的某些领域,中国公司的技术开始趋向主导地位。”
人才是创新之源。在高新区,德企人才储备始终保持充足。6月19日,全国首创的中德太仓双元制本科项目第一届学生圆满毕业,学生毕业即就业,对德企的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第四届双元制本科项目即将启动,将为德企未来发展注入新活力,实现各方共赢。
优质服务护航发展
德企青睐高新区,并在高新区取得成功,与营商环境有关。
“确定落户太仓前,我们在很多地方进行了考察,最终确定太仓非常适合我们。” 施迈茨(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瞻表示,德企之乡太仓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名不虚传,高新区特别重视德资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
“除了秉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外,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期,我们实行‘一企一群’服务特色,深受好评。”高新区招商局负责人介绍,为保障项目的持续沟通,克服时差和来往不便等因素,每个德资项目建立一个微信群,以团队服务的形式24小时在线答疑,实现德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从项目选址到开工建设,从企业防疫到审批外籍人士短期签证,第一时间为德企提供指导和帮助。
为支持德资项目顺利落地以及区内德资项目做大做强,高新区还出台“对德惠六条”等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增资扩产、加大研发、提高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