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当好“三大员”,助推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改造、实现产业升级
□本报记者 戴周华
“航空产业有奔头,也是我们发展的方向。”卓能电子(太仓)有限公司在了解到高新区航空产业规划后,毅然作出业务拓展决策,积极与中国航空领域知名企业进行商务洽谈。
瞄准先导产业进发,既是企业本身开拓新市场的需要,也十分契合高新区产业发展新路径。在全市“四大两提一进”号角下,高新区擂响“三拼一当”的奋进鼓点,重点以高质量项目和企业建设这一“利器”,努力当好“三大员”,拼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企业发展有“辅导员”
连接“天线”与“地线”
走进同维电子SMT生产车间,整条生产线上仅有几名工人在操作。自使用SMT智能制造设备后,机器换人进程快速推进,且每一台设备的运转状态和速度变化均可通过在线监控系统进行全过程监控,大大领先于同行。
车间负责人介绍,这条先进的“智造”生产线的上马,与高新区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公司原先计划购置的是另一套价格相对便宜、技术水平也相对较低的生产设备,是高新区帮助对上申请和配套的技术改造奖补资金带来了一场“及时雨”,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诚然,企业的发展主要靠其自身,但良好的营商环境也十分重要。高新区十分注重优质创新发展生态营造,在“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基础上,主动服务,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并将上级各项行业政策、资金政策传达至企业,辅导企业做好项目对接与申报工作。
得益于管委会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辅导员”工作,在高新区,类似同维公司这样拿到政府奖补资金的企业还有很多。今年以来,高新区经济发展局走访企业550家次,申报太仓市迈向中高端专项资金项目68个,争取太仓市级奖补资金2815万余元,最大限度为企业争取了扶持资金与政策。
产业升级有“研究员”
“激励+倒逼”勇攀中高端
就在航空产业蓄势起步之时,位于板桥民营工业园的周氏化学品有限公司完成了生产设备的拆除,至此,高新区成为全市唯一没有化工生产企业的板块。两个产业一进一退,体现的正是高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大布局。
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高新区注重调查研究,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18~2020)》及《加快创新驱动激发创新活力的若干政策》《推进智能制造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奖励政策》等九个配套政策(简称“1+X”政策体系)。
在进一步发展壮大高端装备等现有主导产业基础上,高新区将加快培育发展航空、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作为今后发展重点。除卓能等外资企业外,一批民营企业也乘势而上。冠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研发投入中,将航空轮胎所需的橡胶材料作为研发重点,提高航空用轮胎的性能,获得客户的认可。
在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高新区还将“亩均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与差别化资源要素价格机制挂钩,倒逼企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工作人员多次约谈相关公司,督促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更新设备,降低煤炭消耗,近三年,高新区共淘汰落后产能项目50个,淘汰设备700 余台(套)。
智能制造推动着生产方式大升级,高新区正在实施百家智能车间培育库计划,其中已有16家企业被评为苏州市级智能车间,7家企业被评为省级智能车间。
协同合作有“服务员”
推动中德企业互促共进
德国制造业在全球拥有极好口碑,德企也是高新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内民企亲近的合作伙伴。
高新区企业合兴公司目前已成立了德国公司。两处公司的研发团队展开有效合作,先后共同完成4款电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关键模组和13套高精度模具的开发。合兴公司负责人表示,正是在高新区管委会的推动下,他们才有机会多次到德国进行实地考察。
高新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高新区,随着民企与德企逐渐加深了解,谋求合作,协同融合的发展生态日渐清晰。高新区管委会经常组织配套对接会,对在太德企采购本地企业配套产品的新增额度给予奖励,推动中德企业以多种形式开展合作。民企、德企以及高校院所间技术合作的中德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目前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当前,高新区已有500多家本土企业与德资企业开展生产配套、科技项目、人才和资本等多种形式的深度合作。高新区将努力实现五年内新增100家本地民营企业与德企在智能制造、市场开拓等领域实现高质量、国际化合作,中德企业融合发展规模达600亿元,形成德资德企与本地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新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