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孝忠/文 计海新/图
从历史尘沙中苏醒到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500万标箱,一路飙升为全国第10强港口和全球第30强港口;从打下第一根桩到货物年吞吐量超过2亿吨,生态化、智能化、效益化成效显著,太仓港仅用了27年。世界港口发展史上罕见的几何变量增速和高质量运行的佳绩向世人昭示,太仓港正以东方大港的雄姿,助力高质量发展。
1992年打下第一根桩
太仓港古时有着“六国码头”“天下第一码头”之美誉。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就是从这里起锚。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河势变迁和海盗日盛等因素,历史上的太仓港走向了萧条,被历史的尘沙无情湮没。
一代伟人邓小平南巡讲话,推动我国改革开放迈进崭新的历史时期。就在这一年,太仓提出了“以港兴市”的发展战略,决定利用长江岸线资源优势,进行港口开发建设。
“1992年6月9日,研究筹建‘浏家港’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后更名太仓港);1992年8月2日晚,召开港区开发建设指挥部门第一次全体会议;1992年10月28日,江苏长江石化码头开工典礼举行,太仓港打下第一根桩……”尽管已经离开港区工作岗位多年,但港区管委会原副主任邢高前保存多年的“工作记录”,仍清晰记录着太仓港开发起步的每一个设想、每一次会议、每一项决定、每一个项目。
“1995年7月,太仓市委、市政府组建太仓市口岸管理委员会,10月,我便来到该单位工作。”太仓港口管委会的高冬华是太仓港又一位建设者。1996年10月,第一艘外轮靠泊长江石化码头。虽说那艘外轮总吨重不到4000吨,但是海关、边检等口岸服务一样不能少。那时太仓没有口岸单位,情急之下向南通、张家港等地“借”了几家。带着“借”来的8家口岸单位驻扎青草湖度假村为外国籍船舶办理联检手续的就是高冬华。
这样的办公效率相当低。1997年开始,太仓港全面组建口岸各查验单位,改革口岸通关机制,争取创新政策,创造更加宽松、安全、高效的口岸通关环境。“这些通关机制和发展政策的改革创新,集聚了更多政策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太仓港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有力促进了太仓港繁荣。”高冬华说,去年太仓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07.1万标箱,同比增长12.4%,跃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十,增量约占全省港口总增量的70%,增幅列全国十强港口第一位。
万吨级泊位绵延相接
运输车来往穿梭,数百名建设者紧张忙绿。设计年通过能力达200万标箱的太仓港集装箱码头四期工程正在高质量建设中。而这距离太仓港打下第一根桩差不多是27年。
历史长河中的短短27年,太仓港的码头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集装箱泊位、化工泊位、散杂货泊位整体推进,达到9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6个,集装箱泊位10个,设计通过能力1.48亿吨、435万标箱。
“1997年7月,国际集装箱码头打下第一根桩。”1997年1月8日,毕业于东南大学港口航道工程专业的王进来到国际集装箱码头,参与了多项基础设施建设。现在他已是国际集装箱码头工程规划部设施主管,他告诉记者:“那时没有沿江高速、苏昆太高速等道路,他们到浮桥后只能搭乘拖拉机进入工地现场。站在工地上远眺,仅有唯一的长江石化码头,江堤内尽是芦苇水草,江堤外是原陆浜村11队。”
国际集装箱码头行政部经理杨海峰已在码头工作了21年。他回忆说:“当时的码头,几天才一条船,集装箱吞吐量一年不到1万标箱;现在每天有十几条船靠泊,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50余万标箱。1998年开港时只有1台门机,现在已有4台桥吊、6台门机;当时,员工不到100人,现在员工人数已达500余人……”
精品航线通往海内外
5月5日,“华达607”号缓缓驶离太仓港集装箱码头,开启太仓港-锦州港航线首航。这样的船舶首航,对今天的太仓港来说再平常不过。
“这么密集的首航,过去想都不敢想。”国际集装箱码头总经理办公室主任、采购中心经理朱群英感慨地说,在1998年底国际集装箱码头第一个泊位投入运营时,业务量严重不足,只能给周边企业运输稻草、废金属等物品。
2007年8月30日,从太仓港东渡扶桑的首班客轮“理想之国二号”举行首航仪式。太仓港口管委会港政服务局局长孙松见证了这一首航仪式。他说,今天的日本航线实现了天天班,直达日本8个主要港口,每周7班辐射日本全境。
2008年12月15日,太仓港与天津港、上海港、福州港、厦门港和泉州港一起,同时举行海峡两岸海上直航首航仪式。对于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国际集装箱码头总经理助理兼操作部总监王永兴至今记忆犹新,他说,那一天“天福轮”缓缓起航,满载着装满货物的集装箱,从太仓港直驶台湾基隆港。
“我为在太仓港工作而感到骄傲。”孙松由衷表示,现在太仓集装箱航线总数达到201条,其中近洋航线23条、内贸干线53条、洋山支线40条、长江(内河)支线85条,基本建成长江集装箱运输的近洋直达集散中心、远洋中转基地、内贸转运枢纽。
江海作证,港口有为。今天的太仓港正高挂云帆,驶向新的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