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探索出木材、PTA、卷钢、风电叶片等货种码头装卸方法,技术硬、责任心强
□本报记者 李孝忠
细致入微地调控缆绳,与另外一台门机精准完美配合,顺利将风电叶片完好无损地吊进船舱,太仓万方国际码头有限公司码头上响起一片热烈掌声,货主不由竖起大拇指。这是同事和货主对苏州市劳模褚锋“曲线”吊装法的充分认同。
2010年9月,褚锋进入万方国际码头工作,成为门机班的一名学徒。门机是码头行业最难学的机械之一,普通的平面运输机械可能两个月就能学会,门机最起码需要一年,而锋仅在一年内就掌握了门机操作技巧。
可是作为一个门机新丁,他的技术还远远称不上精湛,作业效率比老师傅低了很多,不仅影响自己的收入,而且影响了一条线的产量效率。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一度想过要放弃。就在这时候,师傅和妻子的鼓励让他再次振作。妻子说:“从零开始你都坚持过来了,现在放弃就太可惜了。”师傅对他说:“你现在放弃的话,等你老了回头看看你会后悔的,不要让青春留下后悔!”
“不要让青春留下后悔”,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褚锋的心里。他坚持了下来,重新练习操作、去芜存菁,练习更节省时间的操作方法、更安全的操作方法、更精确稳定运行的操作方法。凭借熟练的操作技能,有困难作业他总是第一个上,每次都能安全出色地完成任务,而且创新探索出木材、PTA、卷钢、风电叶片等货种码头装卸方法,带头参与提炼总结出《万方门机原木操作法》,为公司木材接卸效率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风电叶片长达56.8米,相当于18层楼的高度,且船舱空间狭小,留有的作业空间前后左右的间距估计仅有5厘米。万方国际码头首次吊装风电叶片任务时,很多门机老师傅看到这些价值不菲的“庞然大物”都直摇头。
面对这场“攻坚战”,褚锋主动请缨,跟随现场指导员仔细勘查了作业现场,认真检查门机运行情况,详细观察“庞然大物”的构造,结合多年的门机操作经验,巧妙设计出“曲线”吊装法。在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后,他立即登上门机走进驾驶室,一次性操作成功。
作为营运操作部门机三班班长,锋不仅自己技术过硬,而且对同事毫无保留地传授操作经验,和他们交流工作方法,带出了一批技术好、责任心强、有担当的好徒弟,全面提升门机班的整体操作技能。在他的带动下,门机班掀起竞技术、讲安全、抢效率的热潮,同事们亲切地称呼他为“褚师傅”。
8年多来,无论是作为一名门机司机还是班组长,褚锋始终身先士卒,埋头苦干,保持团结向上、勇挑重担的本色,用真心凝聚班组职工,用实干做出表率,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