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 斌 李孝忠 戴周华
道路何时贯通、哪些产业可以深度对接、如何实现共治共享……近期,我市与上海方面频繁接触,一些合作共建的意向被提起、被列入规划。
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形成世界级城市群框架,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机遇的风口已经来临。对接与谋划是为了了解他人所长、自身所需,实现合作发展方向正确、目标合理,在有的放矢中做好“大文章”。
谋划对沪合作,我市从未停歇过。与上海有长达20多公里的接壤线,近水楼台,自然可以“先得月”,同时,我市也是江苏进入上海的重要通道,在沪苏合作中,无疑可以发挥“桥梁”作用。前期,市发改委联合上海市经济学会对我市融入上海进行了全面研究,认为我市提出的“建设临沪科创产业高地”发展目标,可以推动太仓成为沪苏沿江科创通道的桥头堡。
■对接与谋划,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5月21日下午,上海嘉定区与苏州市战略合作签约活动举行,共同打造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我市与嘉定、昆山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成立不久,我市立即就对标长三角一体化合作发展、深化融入上海战略进行对接,此后,又与上海市政府、嘉定、宝山、昆山等相关地区和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就区域全方位合作、快速通勤路网连接、产业协调、科创合作等进行交流。
“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是其中的一项成果。在多方商讨的基础上,最终进行了15个合作项目备忘签约,涉及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城市建设、公共服务、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方面,这将加强三地全方位整合和全方位跃升。
与此同时,我市与宝山的合作也在紧锣密鼓谋划中。前几日,宝山区发改委主任陆继纲来太,提出包括邮轮经济合作在内的11项可以交流合作的内容,我市也赴宝山等地进行学习考察,深度谋划合作事宜。
■智造与创新,可持续重点发力
高质量发展要求下,聚焦创新、开展科技人才合作无疑是重点。上海要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紧邻太仓的嘉定又是上海市郊唯一的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人和”之外,我市对沪科创合作也具备“天时”与“地利”。
市发改委与上海市经济学会联合进行的《太仓建设临沪科创产业高地战略研究》认为,太仓可以打造临沪智能制造产业城、沿江现代物贸产业区、临沪双创集聚中心,其中提及“以嘉昆太协同发展创新圈为依托,积极承接上海相关制造产业,成为太仓融入上海产业体系的先行区域”,并指出科创产业要突出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发挥特色农业创新示范效应。
发展中,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周振华认为,太仓要通过共建园区、人才科技合作等方式,促进科创产业发展。
除了科创产业之外,沪太合作在诸多方面同样值得期待。距离上海近,产业基础好,周振华认为,太仓要当好上海科创中心的延伸地;生态好、环境美,中科院院士杨胜利认为,太仓与上海可以合作推进高端健康产业;同样拥有长江岸线,航运发展,陆继纲认为,太仓可以和宝山共同做大邮轮经济……
■完善与提升,筑好“金巢”引凤来仪
打铁还需自身硬。机遇面前,需要有好的身手才能接得住、接得稳。
我市良好的区位优势、政务服务、生态环境广受客商好评。然而,作为沪上溢出效应的首批承接者、上海创新发展的优先合作者,未来会有更优项目落户、更高层次人才迁入、更大规模载体进驻,势必要求更好的产业配套以及功能服务。
针对我市科创产业对沪合作,上海创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怡皓建议,完善和细化科创服务,构建高效政务体系,建立健全科技金融体系、科技服务体系,便利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太仓建设临沪科创产业高地战略研究》也指出,太仓要打造“三维坐标”,完善功能配套,即进一步提升区位优势,加快各类科创要素的本地集聚,继续完善和细化科创服务。
同时,社会生活方面的配套也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颇受沪上专家人才关注。记者获悉,我市正在制定建设临沪科创产业高地相关推进计划,其中就提出加强公共服务领域合作的事宜,要拓宽对沪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促进民生资源服务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