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风情带来德式生活,努力当好外专人才的“家人”
太仓味道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市东仓南路和岳阳路上“德国风情街”是德国专家们最喜欢去的地方。沿街分布着的各色店铺,有酒吧、咖啡馆、进口商品店等,这里也是“洋餐馆”最集中的路段,太仓的欧洲风情在此展露无遗。德企富乐压铸的总经理Jochen Kirkorowicz经常和中国同事来到这里,他们喝着德国空运来的啤酒,品尝着香肠、干酪、薯条和腊肉。这样的光景,仿佛就在德国。
◆中国版“黑森林”带来亲切感
身在异乡,“吃用住行”问题不得不考虑。而德国专家人才来到太仓,这些问题却不需要格外考虑。德国有的,太仓几乎都有。除了太仓市民自主经营的德式店铺外,德国生活服务业也大举进驻太仓,申德勒加油站餐厅、布鲁特面包房、欧特家博士披萨等纷纷在太仓开门店、建工厂。太仓还定期举办“足球之约”联谊赛,每年夏末举办啤酒节,满足德国专家的一应需求。
近年来,太仓一些机构更是可以为德籍人士提供24小时服务,就算语言不通、对中国和太仓毫无了解,也能在太仓工作、生活得很好。在德国,不少人称太仓为中国版“黑森林”。
爱固机电总经理史慕德在德国总部经过了几轮竞争才得以来中国,“来太仓任职,不仅薪酬会有200%的上涨,且居住、出行、水电气费完全不用操心,半夜去医院都会有工作人员帮忙办理住院手续。”史慕德总经理全家来太仓时,太仓及公司方面连狗都随行李托运过来,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安心融入太仓。
如今,一些已经回国的德国经理的太太们,还会隔三差五询问什么时候能再有机会回中国太仓,对这边的生活恋恋不舍。
◆国际化配套日臻完善解后顾之忧
德国人有着强烈的家族观,德国专家来华常常拖家带口。孩子的读书问题就成了专家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尽管太仓距离上海中心城区只有50公里的距离,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德国专家和技能人才到太仓生活,他们更希望孩子能在当地享受国际化的优质教育。
2016,太仓中德友好幼儿园建成开园,园方聘请德国资深幼儿教师和在德国深造过的教师为专业管理人员,将德语作为首选外语在课堂中学习、运用。该幼儿园主要接收在太仓工作的德国人士子女、德企员工子女以及部分了解德国教育文化的社会家庭子女,目前在园幼儿近半数为德籍幼儿或中德混血幼儿。
Christian Kalkrenner是萨普精密金属(太仓)有限公司的财务行政总监,也是中德友好幼儿园的一名家长。每次幼儿园举办活动时他都会参加,他高兴地说:“这里的教育和德国是一样的。”
目前,太仓已经与德国巴符州双元制大学开启本科学生培养,正在筹划建设中德小学、初中,将形成完备的德系教育体系。
除了教育,外国专家对优质医疗资源也有较高需求,太仓借助上海优质医疗资源,与上海医院结成医联体,不少医院甚至由上海方面托管,并成为上海知名医院的分院。如今,外国专家在太仓就能享受上海的医疗服务。
◆越来越多的德籍“新太仓人”
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江南太仓的精致美丽与北欧德国的严谨认真持续加深融合。特别是一些德国专家,长期生活工作在太仓,已经将太仓当做了“第二故乡”,纷纷将自己视为“太仓人”,并积极为太仓发展贡献力量。`
克罗斯特原是德国舍弗勒集团的高管,他在卸任舍弗勒太仓工厂负责人职务后,原本可以回到德国与家人团聚,享受快乐的晚年生活,但他却选择继续留在太仓,并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咨询公司,为德企与太仓牵线搭桥。他说:“作为一名在中国待了将近十几年的‘老太仓’,我对中国和太仓的投资环境非常熟悉,与地方政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想发挥自己的余热,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少德国人不仅在太仓长期生活下来,还在这里组建家庭,成为真正的太仓人。德国人杨新来太仓后,爱上了中国文化,给自己起了一个“很中国”的名字,还在太仓组建了家庭,他逢人便说:“我是新太仓人。”斯文奥顿受德国总部指派担任太仓公司的总经理,最终情定太仓,与我市一名老师结为伉俪。斯文奥顿说,德国、太仓都是他的家,他将积极促进两地合作、交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