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尔特物业,32名刑释解教人员平等参加考核,享受公司待遇、晋升机会
□顾进良 本报记者 张 瑜
“身家清白”可能是很多企业招工的基本要求,太仓市博尔特物业管理公司却有些不同,专门成立了“光辉”就业扶助安置基地,先后招收了32名刑释解教青少年成为正式员工。为此,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栏目作了专题报道。而这32名经历有些特殊的员工也在企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原本充满阴霾的人生就此亮堂起来。
为他们打开公司大门
2011年春天,已成立3年的太仓博尔特物业管理公司业务蒸蒸日上,还需要再招收数名保安。招工广告刚贴出去,便来了两名应聘者,并直言他们是刚从监狱里出来的刑释解教人员,多处求职却屡屡被拒。
企业负责人徐春明坦言,虽说不能歧视刑释解教人员,但自己企业本身担着保护居民安全的职责,万一他们重新犯罪就会给公司声誉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但是,社会不接纳他们,他们未来的路怎么走?”徐春明陷入两难,决定交由公司董事会讨论。
最终,顶着反对者的压力,董事会最后作出决定,抽调人员搭班子,针对性制定措施,分步、有序、稳妥招收部分刑释解教人员进公司工作。2012年2月,一个专门为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就业量身打造的“太仓市‘光辉’就业扶助安置基地”在博尔特物业正式挂牌成立。
基地每季度召开一次安置帮教工作例会,针对性研究帮教措施;依照法律规定办理社会保障和福利;做到思想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待遇上平等;建立一人一档,一对一、三对一工作联络帮教机制。同时,公司领导还在职工大会上,要求全体管理人员及员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关心、爱护、帮助刑释解教人员,不歧视、不排斥,帮助他们融入公司,共同为公司发展作贡献。
让他们从此理直气壮
此后,“太仓市‘光辉’就业扶助安置基地”每年都要招收一批刑释解教人员。每当新人加入,公司都尽可能地安排房子供其食宿,还根据各人特长安排相应的工作岗位。王某服刑前就有一手木匠绝活,公司便把他安排在工程维修部门。凭着出色的手艺和踏实勤奋的工作表现,王某很快成为管辖小区的“明星”,多次为居民解决燃眉之急,受到公司嘉奖。董某,原是一名无期徒刑的重犯,后因在服刑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而被提前释放。他刚来公司上班虽怀感恩之心,但总感觉有心理阴影,工作上缩手缩脚。班组的帮教人员经常鼓励他,让他明白现在的工作合理、合情、合法,要理直气壮地做好它,赢得小区业主的拥护和支持。渐渐地,董某消除内心自卑,工作主动,经常加班加点,对小区管理上出现的漏洞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得小区管理更加有序。不久,公司又做出决定,任命他做中队长。这件事给在公司就业的其它刑释解教人员很大震动,让他们感到只要努力,事业就有上升机会,未来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公司已有员工800多人,其中有32名刑释解教人员平等地参与公司考核,享受公司待遇、晋升机会,在人生的新阶段自食其力,以崭新姿态融入社会。徐春明表示,公司的大门继续为这一特殊群体敞开,并力争将更多人引上正途。“这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对社会的另一种回报。”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