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阚亚方 文/图
近日,在恒力纺织有限公司内,专职社工张月给公司新招聘的残疾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张月,1993年出生于安徽,2016年她从安徽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来到太仓,进入德颐善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成为一名专职社工。
“有一次,我在社区里驻点,第一次接触到残疾人时,刚想上前打招呼,他就敏感地缩回了目光,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挪到屋里,目光满含惶恐和戒备。”这个场景让初入社会的张月很难受,回家后,她一直在思考:我可以帮到他什么?因为她知道,残疾人最不需要的就是同情。没过多久,张月受残联邀请,去一家福利工厂为残疾人开一场新员工的团建活动,帮助他们“破冰”。当时活动效果特别好,有一些残疾人在接纳社工后主动表演节目,在社工的鼓励下勇于联结他人,开始主动关注起身边的同事。
“愿意被关注、愿意和这个世界重新联系起来,总是一件值得欣慰的好事情。这两件事对比鲜明,震撼到了我,于是作为一个健康的人,我开始尝试着感受另一个世界的声音。平时在摸底调研之后,社工要为行动不便的社区居民申请家居改造、无障碍设施、轮椅和救助,也会设计残疾人体验活动。”张月说,我常会在办完事情之后问自己,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如果用一句话表达工作一年的感想,张月说,用“一直在路上”足矣。“这一年里,我做社区项目的时间居多,期间接触到了不少残疾人。起初我对残疾人社会工作这一块一无所知,不知如何接近他们?”张月认为,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于是她去模拟残疾人的一天,体验单手穿衣、蒙眼倒水、坐轮椅过障碍。采访中,张月一直强调,作为社工,在帮助残疾人方面,我们愿意陪他们感受,为他们营造一个宽容接纳的社会氛围。
需求的多元化和服务的多样性要精准对接,社工基本就是这么一个状态,需要战胜自己,不断突破“舒适区”,一直鞭策自己去学习。张月说,这一年,学习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情。也许是社工的工作性质使然,做社工,会越做越宽容,越做越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