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军人自主创业,将廉价的蟹坨加工成熟蟹销售,两年时间卖出8万多盒
□本报记者 姚建平 文/图
太仓人把没有脚的蟹称为“蟹坨坨”,因为缺脚,蟹的身价也骤降,而20多岁的退伍军人陈栋却把蟹坨坨加工成了“蟹宝宝”,两年多来,已有8万多盒“蟹宝宝”销到全国各地,他的蟹生意越来越红火。
突发奇想加工蟹坨
2013年,陈栋从部队退伍回到太仓,参加了退伍军人技能培训班,学的是铲车,后在亲戚家开的一家布料厂工作了半年。第二年8月,他发现父母经营的大闸蟹店常有不少缺脚的蟹被很便宜地卖出去,他觉得很可惜,就想着能否将其加工成熟蟹来销售。陈栋把这一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也支持他去试一试。
陈栋父母经营大闸蟹生意多年,有3000多平方米的囤蟹大棚,每年在螃蟹争斗或运输过程中,总会出现许多“残缺不全”的蟹,有的甚至成了蟹坨坨。当时,陈栋先是将断脚缺螯的蟹加工成两种口味的熟蟹,没想到生意还不错。后来,他索性把蟹脚全部掰去成为一个蟹坨坨,这样加工后的味道深入蟹壳内,更加受到客户的欢迎,来买蟹坨坨的人也越来越多。
蟹坨坨变身“蟹宝宝”
“有一天,我叫上几个要好的同学来吃蟹坨坨,大家吃着吃着,说这么好吃的东西,应该起个好听的名字,叫‘蟹宝宝’如何?我听后觉得挺好的,就这样叫它了。”陈栋说。
陈栋告诉记者,“蟹宝宝”比蟹坨坨好听多了,既亲切,又符合螃蟹坨的特点,小时候大人们在吃蟹时,也有把“蟹坨坨”叫成“蟹宝宝”的习惯。当天夜里,陈栋兴奋得无法合眼,脑海里不时浮现出一个“蟹宝宝”的卡通形象。第二天,他和中学同学一起设计出一张卡通人物图,又有趣又有蟹的特性。陈栋印刷了10万份“蟹宝宝”标识,他在每一个“蟹宝宝”包装盒上都贴上,贴着卡通标识的“蟹宝宝”销得比以前更旺了。
线上线下同时售卖
在他的微信“蟹宝宝客服”销售平台上,订购“蟹宝宝”的客户数量不断上升。陈栋说,他现在每天凌晨2时多就起床,去上海、昆山等几个点收购一两左右的小螃蟹,买回来后放在清水里养上一天,随后剪去蟹螯和蟹脚,继续清洗后再放进准备好的特殊高汤内烧煮,一直要忙到下午1时许才开始装盒,再通过快递及上门送货等方式出售。
开始时,陈栋的“蟹宝宝”就在太仓本地销售,每天有三四十盒,后来他建立了微信销售平台,“蟹宝宝”就走向了全国各地,北京、成都、广州都有客户来订购,甚至还有韩国的吃客也来订货。“蟹宝宝”销量最高时,一天达到了200多盒,两年来他的“蟹宝宝”销售业绩突破了8万盒。
陈栋的“蟹宝宝”还被江苏美食网评为“江苏优质诚信特色美食”。小陈说:“我要通过‘蟹宝宝’的创业,来实现一个退伍军人应有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