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春专注于港口机械技术革新及维修管理
□本报记者 李孝忠 文/图
在距离地面50米高的铁房子里,时而测量配电柜、错综复杂线路的电流电压,时而检查电动机、各种传动装置的运行情况。记者近日来到太仓正和码头有限公司采访,看到安全保障部副经理王永春正在给一台岸桥检查“心脏”。
自参加工作以来,王永春刻苦钻研专业技术,快节奏充电前沿知识,争当大型港机的“全科医师”,啃下了大型港机技术革新、维修保养的一个个“硬骨头”,有效保障了港口集装箱码头机械设备安全高效运行。为此,他先后获评公司技术比武第一名、先进员工、安全先进个人和太仓市高技能重点人才、太仓市劳动模范,他带领的团队多次获评公司先进。
■解决堆高机“趴窝”问题
今年34岁的王永春出生于徐州睢宁,从小就对机械有浓厚兴趣。参加工作后,他发现高校知识与实际运用存在较大差距,于是他白天干好高强度工作,晚上搭车去参加专业培训,补充新知识新技能,先后拿下了多个职业资格证书。
为了提高装卸效率和场地利用效率,集装箱码头普遍购进堆高机,对集装箱空箱进行堆高。来到正和码头工作不久,王永春就发现两台进口堆高机经常“趴窝”,向国外制造厂家反映,国外专家说他们之前从未遇到过类似故障。王永春急了,利用积累的经验对这一故障进行详细分析。经过探索,他借力原结构中的工艺孔,安装紧固螺栓、压板及楔块,从两侧顶住油缸底脚。改进后,油缸轴向位移消失了,两台进口堆高机又正常运行了。
除了改进堆高机,王永春还积极参与设备前期管理,为企业争取最大利益。组建培训机械设备使用、维修及管理队伍,建立机械设备预防维修体系,健全机械设备定期检查保养制度规范,翻译相关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与维修手册,制定“一书两卡一表一案”的管理模式,保障正和码头的操作效率稳步提高。
■技术革新提高港机性能
正和码头的轮胎式电动集装箱龙门吊为全电动式,领先于国内同行。但是在实际转场中存在操作不便、效率偏低等现象,王永春组织研究改进转场操作方法,设计制作专用吊杆,减去人工拆解地面电缆卷绕装置的工序,将电缆头及卷绕装置整体吊起,使龙门吊转场时间由原来的1小时缩短为20分钟,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操作不便的缺陷解决后,轮胎式电动集装箱龙门吊又频繁出现紧停、断电、断信号等电气故障。设备厂家多次维修,未能彻底排除故障。看到这一现象,王永春如鲠在喉,组织技术人员日夜检测,反复讨论,认为主要原因为小车架电控柜内接触器安排位置不合理,导致PLC模块松动而引起系列故障。据此判断,他又对所有的轮胎吊小车架电气柜内PLC模块进行重新检查,采用特殊加垫方式进行紧固,实施接触器重新布置方案,一举排除了频繁出现的类似电气故障。
在王永春团队的刻苦钻研下,一项项小革新稳步实施,一个个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清除,大型港机的安全性、作业效率大幅提高,正和码头的经营业绩稳步攀升。然而王永春并不满足,他表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加强学习,不断创新,争取创造更好的工作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