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伟用汗水换来丰富经验
编者按
今年全国两会,“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所谓工匠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对自家产品持之以恒、精雕细琢的理念,是把每一件事做到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执着。放眼太仓,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的能工巧匠。今日起,本报推出“寻找身边的‘工匠’”系列报道,在太仓的各行各业中寻找、讲述你我身边的“工匠”故事,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
□本报记者 徐盛兵 文/图
昨日早晨6时30分,王宏伟来到车间,首先检查自己驾驶的叉车,为“爱车”加机油、水,又试了一下制动后才开始工作。每天早晨到班后的“点检”已经成为他的一个习惯。“别看这是小事,有的时候往小处说,机器出了故障,不但影响正常的工作,公司还要因此多出一笔修理费用;往大处说,就有可能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故。”王宏伟说。
一次事故让他更细心
王宏伟是振辉化纤有限公司的叉车工,不仅是公司的叉车状元,还连续两届蝉联太仓市叉车岗位操作技能竞赛冠军,成为太仓市劳动模范。“成为一个叉车能手需要付出很多汗水。”王宏伟说,“不要看我现在是叉车状元,当初的一次不小心,差一点把小命都搭上了。”
那是13年前,他在另一家公司上班。那时已经学会了开叉车,正着开、倒着开娴熟自如,叉运货物他也是得心应手。这一天,一辆集装箱卡车开进了公司,他开着叉车从平台上准备进入集装箱。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集卡向前移动,集装箱后门与平台之间出现了很大的缝隙,叉车随之悬在了半空,进退不得。“如果叉车掉下平台,我必定非死即伤。”王宏伟说,他在学习叉车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这样的事故案例,当时一个叉车工先掉了下来,叉车又压在了工人的身上,结果可想而知。还好,叉车的龙门架正好挂在了集装箱上,驾驶员也及时发现,慢慢地倒车,最终避免了一场大难。
从这件事上,他发现叉车工作必须细心、规范。在集卡停好后,叉车驾驶员要检查集卡是否停到位,集卡会否前溜。为了防止集卡前溜,还要找块砖头或者木块放在集卡的后轮前。“以前都没有出现事故,哪想到那次就出现了,所以侥幸心理千万要不得。”他说。
人车合一是最高境界
上午9时许,在王宏伟娴熟的操作下,铲脚很准地插进原丝下面的木架,提起,倒车,转弯,开出车间,稳稳地码到牵引车上,整个过程一气呵成。随后他又将牵引车开到仓库,再将原丝卸进仓库,码放整齐。
王宏伟告诉记者,2006年7月,他应聘进入振辉化纤,分配到仓储部叉车班工作。到了工作岗位后发现,相同的叉车,却有着不一样的工作要求。他说,公司里的叉车有两种,一种是吊钩车,还有一种是铲脚车,这两种车车身都是一样的,关键的差别在于装运货物的方式不一样。吊钩车的前方有个吊钩,并通过吊钩吊起货物进行装运,这种车开起来必须平稳,否则吊起的货物就会前后摇摆,尤其忌讳急刹车。他的同事就曾在吊运两吨货物的过程中发现前方突然蹿出个人来,一个急刹车,货物重重地摔在地上,车屁股也翘了起来。驾驶铲脚车也是要稳,特别是对铲脚的使用要求特别高,铲脚高了就会撞上货物,导致产品破损;铲脚低了,又不能顺利装运。在驾驶的过程中一是要求速度慢,二是转弯的角度要大,过去公司也有由于转弯角度过小而导致翻车的先例。“这些都是在装运过程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王宏伟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比如,铲脚托起货物后应该有多大的倾角,货物既不会在一个刹车后向前倒掉,也不会向后碰到挡货架而使货物磨损?铲脚要托到木架的哪个部位最为合适,不至于使木架断掉?王宏伟一一解释说,这都需要不断地积累,看起来很简单的动作,包含着很多的经验,有的时候想都不用想就能做到,因为“我已与叉车合为一体了”。“其实,合为一体就是我追求的最高境界。”王宏伟说。
“状元不会凭空掉下来,而是用汗水浇灌出来的。”振辉化纤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没有极强的工作责任心就不会用心练,更不会精益求精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