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我市在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自强不息的优秀残疾人士和无私奉献的扶残助残先进典型。为激励自强与助残精神,在全社会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传递社会正能量,本报今起推出“追逐梦想 自强不息”残疾人自强模范系列报道和“心怀大爱 同心助残”典型人物系列报道。
□本报记者 徐静/文 姚建平/图
“作为一个曾被人贴上‘残即是废’标签的人,我一直想证明给大家看,普通人能做的很多事,我们残疾人也能做到,甚至可以做得更好。”为了这一目标,出生于1988年的王晓辰一路前行,读重点高中、考大学、努力工作。近日,她参加了华东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考试,并顺利通过复试,成为该专业面向全国招收的66名学生中的一员,也成为了我市残疾人中第一个考上硕士研究生的。
在市残联办公室见到王晓辰时,她正在捧读心理学相关书籍。前年,王晓辰参加了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一举夺得全省残联系统第一名的好成绩。虽然拥有“学霸”的光环,采访中,王晓辰却一再表示,自己“不够聪明”,只是“比较幸运”。
刚出生时,因为先天性内翻足,晓辰险些被家人丢弃,是她的母亲,哭着将她抱回家,坚持将她抚养长大。小时候的晓辰,除了身有残疾,还是个学习特别慢热的孩子,王晓辰告诉记者:“表现出来,大概就是特别笨的样子吧。”后来,上三年级,新班主任对她和其他同学一视同仁。从那之后,王晓辰逐渐拾回了自信,开启了一段奋力向上的求学之路。“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出生在这个医疗比较发达的时代,通过手术治疗,能走路还能骑自行车。我也很感激生命中遇到的那些人,对我好的人,鼓励我积极向上,哪怕是对我不好的人,他们的言语也是鞭策我前进的动力。”
而乐观豁达的王晓辰,在毕业后寻找工作的道路上屡屡受挫。“刚毕业那会,向不少公司投了简历,有些也顺利进入到面试环节,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晓辰告诉记者,有些招聘者,看到她之后,直言“不需要一个残疾人”。虽说对这一切,王晓辰都可以理解,但总是心有不甘,整整9个月的时间,她将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与外界交流。然而,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她一次次扪心自问,“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最后她终于找到了答案,她要继续寻找工作。
2013年,作为浮桥镇残疾人专职委员的王晓辰,被借调到市残联教就科工作。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晓辰结识了许多不同的人,听他们讲述属于自己的故事,也努力为他们提供教育与就业等相关帮助。“他们来到残联寻求帮助,很多时候,只是需要一份认可、一份尊重、一份平等的对待,而工作就是改变一切的开始。”工作的第二年,王晓辰碰到了一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姑娘。“她有智力残疾,程度不是很严重,可是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却一言不发、目光呆滞,她的妈妈则是愁眉紧锁、忧心忡忡。”看着这一幕,晓辰直言就像看见了曾经的自己和母亲。为了打破姑娘的心防,晓辰一次次主动与她对话,慢慢地,姑娘终于愿意开口了。“她会邀请我去家里玩,出去旅游也会给我带小礼物,最后,她答应我,试着去公司里工作。”晓辰笑着说,如今,那位姑娘已经慢慢地从封闭的世界中走出来,最近一次,姑娘还在QQ上跟晓辰说,发了工资要给家人买些东西。“发现自己能帮到别人,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王晓辰说。
对于未来,王晓辰表示,自己有太多计划和目标有待一步一步去实现,“很多事情,尽力而为就好,每天有一点进步就好。希望能通过不懈努力,撕去曾贴在我们身上的种种标签,创造不一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