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左)与病人在一起
□本报记者 杨拴明 文/图
初春时节,江南草长莺飞,而高原苦寒,市一院普外科韩松医师赴西藏拉萨市林周县人民医院援藏已近一月,他在当地医院积极开展临床工作,一边救死扶伤,一边临床带教,传道授业解惑。
近日,韩松从西藏发来了他第一封信,他在信中说:“援藏支医对我来说既是考验也是挑战。我在接受这些考验和挑战的同时,用医术造福藏族同胞,也增长了才干,收获了经历。”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是他的职业信条
韩松是盐城人,2007年进入市一院工作。不久前,一位84岁的老人得了疝气,普外科医生韩松给老人会诊后发现他身体不好,麻醉风险大,容易产生并发症。不过,全面评估后做手术还是可以的。手术前,医护人员精心准备,给老人做各种相关检查,老人进手术室后不到1个小时手术就顺利完成,第二天老人就可以下床了。
“外科医生每一个手术都要慎重,对医生来说做手术只是工作,但对病人来说却关乎生死。”韩松说。给高龄老人做手术风险很大,一方面老人年龄大了,各项身体机能都在衰退;另一方面,很多老人伴有多种病症,一次手术下来很可能会产生并发症,容易引发医患矛盾。
尽管风险很大,但病人的痛苦还得医治。术后韩松还经常到病房指导老人怎么锻炼,“手术后不能多睡,要多活动,尽量不要咳嗽,如果咳嗽要用手捂着伤口。”住院3天后,老人便顺利出院了。过了一个星期,老人由儿子扶着来到医院给韩松送来了一面锦旗。
这位做手术的老人年龄还不是最大的,韩松印象中有位90多岁的老奶奶,患了急性下肢动脉栓塞,需要手术取出动脉栓子,老奶奶入院时韩松正准备下班,他二话没说放弃休息,争分夺秒手术,终于保住了老奶奶濒临坏死的肢体。最终手术圆满成功,但韩松下班时已是夜里22时了。术后经医护人员精心护理,老人恢复很快,不久便能下地行走自如,并顺利出院。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作为一个外科医生,这句话是韩松的职业信条,自2007年进入市一院以来,他一直是这么要求自己的。韩松在市一院工作期间,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去年他完成静脉曲张手术300多例,并多次收到患者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
援藏支医,是他的人生梦想
当知道市一院有一个医生名额去西藏支医时,韩松义无反顾选择前往。这次去西藏支医,对他来说机会难得,错过了就会后悔一辈子。他和此次援藏的其他医生一样,希望尽自己所能为当地的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帮助当地医院开展有关医疗项目,提高当地医疗水平,培养相关医疗技术人才。
到达西藏后,韩松经过短暂适应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3月份,有一位藏族同胞需进行“造口回纳”手术,患者已入院等待了一周时间,但此时的术前准备情况不是特别理想,因缺少造口护理药品,该藏族同胞皮肤湿疹很严重,术前无法完成肠镜及CT检查。在有限的检查条件下,韩松深感责任重大,通过市一院QQ群,韩松及时和市一院陆耀良主任沟通,做了尽可能完善的术前准备。在到达林周县的第二天上午,韩松便为该患者实施了“造口回纳”手术,手术过程很顺利。经过术后医护人员精心护理,指导功能锻炼,目前患者恢复良好。看到藏族同胞脸上露出了淳朴、善良的微笑,韩松感到很欣慰。
“松哥任劳任怨,手术做得非常漂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市一院普外科医生康涛曾经是韩松带教的学生,他说自己在韩松身上学到了很多。
韩松说,此次西藏之旅让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其他援藏医生身上散发出来的奉献精神会鼓舞他在从医之路上走得更远。是的,医者仁术,大爱无疆,只有怀有大爱精神,才能更多地为藏族同胞送去医疗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