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迟在35岁以前,如果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我就自杀。”这是作家梁晓声在一所大学演讲后,一名大一新生对他说的。尽管几年过去后,这个年轻人未必这么想了,但他喊出的许多人对平凡人生不敢说出来的恐惧乃至敌意,仍然令人深思。
前段时间票房14亿元以上的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中,主人公夏洛之所以特烦恼,说到底无非是“人到中年一事无成”。奇妙的是,在一场全靠作弊出人头地的梦中,当他自己把生活挥霍到反面之后,居然就领悟了平平淡淡才是人生真谛,既刻意又充满违和感。夏洛毫无压力地和偷来的奢华生活说再见,只是以轻浮的态度表达了仇富情绪,却深刻地反映了对平凡生活的不甘心:哪怕梦里体验一把富贵也值。这部电影大受欢迎,除了包袱抖得漂亮,或许也因为碰巧和现实中类似的社会心理机制产生了共鸣。
人不甘于平凡,最普遍的冲动是渴望名声。而且,越是年轻,对一夜成名的幻想越强烈。有人甚至说,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应该说,不甘于平凡,希望人生保持一个向上的姿态,是生命内在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阶梯。然而,当这名声被狭隘化为社会地位的优越、经济方面的成功,却与勇敢、诚实、良善等内在品质关系不大,人们就容易陷入功利的泥淖中,把平凡的人生看得丑陋粗鄙。
其实,不论在什么样的起点,努力都是最不坏的选择。有句格言说得好:如果这个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必须承认,成功的道路不是普惠的,能从分母上升为分子的总是少数。我们的世界,从来就是由平凡的大多数构成的。倘若陷入某种文化惯性和思维误区,在强调努力的同时把平凡人生当成包袱,甚至简单地以个人成就来判定人生价值,就是天大的误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平凡的日子将相伴一生。即便是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平凡依然是人生不可分割的精神底色。
每个人都应该也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甘心平凡,拒绝平庸,这就是努力的全部意义。通过奋斗擦亮自己最优秀的那部分潜质,并不意味着可以拒斥平凡。一个崇尚奋斗的社会,也不能以成功作为人生价值的衡量标准,因为它会同时定义出人生失败者。简单地把一个人的不成功归因于努力不够,既不符合实际,也不公平。它对渴望成功的人有多少激励,就对处境不好的人有多大伤害。
无论你走得多远,平凡人生就在那里。最近上映的电影《我的少女时代》中有个颇具启示的说法:无论成功或失败,人的尊严和价值,都不能随便被其他人以某个标准来定义。从这个逻辑出发,去创造一个更少差别、更多尊严的社会,平凡才不至于成为社会焦虑。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