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70多岁的欧德兴只为打铁手艺难以得到传承而惋惜
□本报记者 张 瑜 文/图
很多人的童年回忆里,街角打铁铺总会传来“叮叮当当”有节奏的打铁声,铁块就这样化身为一件件精致工具。如今,打铁作为一门古老的手艺,已经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然而在璜泾镇,上了些年纪的人都知道,老欧家的菜刀比外面买的强太多,好用、耐用。老欧就是坚持打了一辈子铁的欧德兴。
独门技艺祖传3代
老话说,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老欧14岁当学徒,与打铁铺子相伴了50多年,如今年过七十,依然没有放下那把沉重的榔头。他告诉记者,现在打铁已不是为生活所迫,更多是乡亲邻里的期待和自己的兴趣。
老欧很自豪地说,他的祖辈就靠打铁为生,手艺传到他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不知是啥时候,他家的手艺传遍了璜泾,远近农户家里缺个家什都慕名而来找他打一打,打出来的东西出了名的又好又利。在操作间,老欧左手掌钳,右手拿着小锤敲,一起一落间,一件件器具就逐渐成型了。乡邻们找他打得最多的就是菜刀,一块铁块经过打薄、出坯、剪像、磨白、淬火、装柄、磨快等多个步骤后才能成型,而其中光是淬火敲打就要经历六七次试炼。神的是,欧师傅打造所有器具都不用模具或图纸,只要别人拿来样子就能照着打,打出的东西都令买主得心应手。
老欧透露,他们家手艺的秘诀大概就是一个火候的控制,特别是菜刀一类的用具,淬火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好,否则刀口就容易卷。“我们没有测量工具,全靠目测,烧铁看颜色,依靠常年积累下来的经验。”老欧笑着说。
打铁辛苦无人肯学
打铁既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一件体力活。“打铁还需趁热”,铁块在火炉里烧得通红后,要迅速拿出来捶打,稍微一凉就打不动了。在操作间,老欧需要在炉子边反复灼、敲打,夏天热得让人受不了;刀具还需水磨,三九天徒手浸在冰凉的水里,寒冷刺骨。
打了50多年铁,从以前各家的镰刀、锄头等农具,到现在体育用品厂的各类宝剑、东洋刀,老欧样样精通。手艺得到了认可,但也落下了“职业病”。去年老欧腰椎做了个大手术,现在尽管手艺还在,可也不能进行强度大的劳动了。此外,老欧身上也因为打铁烙下了不少印记。一次弄断了手指,一次铁屑飞溅,把鼻子烧伤。老欧的腿上、手臂上也都是一个个小小的麻点,都是火花烫的。
工作危险、辛苦,收入却微薄,如今没有人愿意干这行了。老欧告诉记者,为了打铁手艺的传承,10年前他收过两个徒弟,可是都没能传下他的手艺。
老欧操作间的火炉并不经常开,看着前来采买菜刀的老乡邻的失望神色,老欧难免有些歉意。尽管说是不做了,但言语间还是听得出老欧对手艺难以得到传承的惋惜。只要身体允许,他说他还会为大家伙继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