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瑜 文/图
86岁高龄,几平方米的书房,一支笔,一摞纸,家住璜泾镇鹿河的高龙老先生至今笔耕不辍,书桌边垒起的A4稿纸足有半米高,积累了百万余字。虽然年近90,但高老先生精神矍铄,伏案个把小时不是问题。他告诉记者,每天晚饭后,他都要动一动笔才睡得好,用文字记录所忆、所看、所想是一件令他快乐的事情。
用文字记录鹿河的过去
半米高稿纸上的文字,都是高老先生退休后一笔一画手写的。他告诉记者,他生在旧社会,经历了抗战胜利、改革开放,感慨颇多。退休后,有了大把时间,高老先生一直想把在家乡鹿河的一切见闻、经历都写出来。“我文化程度不高,不想成书,也没想过外传,只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孙子能够了解过去,珍惜现在的生活。”高老先生说,他是佃户的儿子,小时候在村里的小学和私塾各读过一段时间书,前后不到3年,如今能写成这么多的文字,还是得益于解放以后参加工作读了不少书。“如今这样的好日子与小时候是天壤之别,小时候家里被地主盘剥的记忆非常深刻,那时候种地收成一半以上要交租,一年吃不上几顿白米饭,记录旧社会的各种经历是我提起笔的初衷。”高老先生并不是闭门造车,每次提笔写东西之前,他都会走访乡邻,尽量客观还原当时的情况。他翻开稿纸,扉页还记载着他采访的名单,采访的时间等。“退休后,我几乎每天到处走、到处看,比如写到鹿河地名的由来时,我是在常熟的图书馆找到的资料,这让我高兴了半天。”调查、整理、书写看似繁重的工作,已经成为高老先生退休生活的一种乐趣。
民俗民谣也被手抄整理
30年时间,上百万字,记录的早已不止是鹿河的过去。高老先生告诉记者,他后来更多记录的是鹿河当地的民谣民歌、民间风俗等,希望将本地文化传承下去。“旧时代,鹿河当地农民都喜爱哼民歌、唱民谣,我小时候也听到父母唱,但现在大多已经不再流传,很可惜。退休后,我挨家挨户收集,手抄整理出了三四十首。”高老先生告诉记者,他最大限度保留歌谣通俗、粗犷的原貌。记者看到,厚厚一本A4纸装订成的歌本,每一页记录一首歌谣,并附有传唱者、记录时间、地点等信息,每一首朗朗上口,内容生动,大多描绘农民下地劳动的场景。
鹿河当地风俗习惯也是高老先生记录的一大重点。比如春节,大年初一鹿河当地居民要焚点香烛,祭祀祖先,吃长寿面、青菜、年糕、圆子……“办喜事,要经历请庚帖、定亲、传红、送日、喜宴等过程,这些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了。”高老先生有些遗憾地说,希望以后至少还会有人知道这些鹿河当地春节、婚丧嫁娶、盖屋上梁等的风俗。
鹿河地方不大,但高老先生百万文字却记录不完自己对这篇土地的感情。由于此前供职于供销社,他计划下一篇书写乡供销社几十年的变迁史,目前采访调查工作已经完成。“我所写的,谈不上作品,只是留给后辈的一份薄礼,让他们对家乡多一些了解。”高老先生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