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料、烧料、锻打、定型、淬火、打磨,陆金荣每天和“铁疙瘩”打交道,像变魔术一般呈现出不同的用具
↑制作成型的各种铁具
↑为菜刀装柄
↑整形
“我哪能算是最好的呢。”刚从任阳摆摊回来的老陆谦虚地说。“怎么不算最好?你不是夺得过太仓的第一名?还代表太仓在苏州夺得第一呢。”这帮朋友说。
“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打铁,一方面是舍不得扔下自己的技术,也算是发挥余热,另一方面,乡里乡亲的也喜欢我打制的铁具,说好用,这不,就没办法脱身了。”今年已经63岁的老陆退休后一直在打制铁具。
他每天一早都要带上自己打制的铁具到任阳摆摊,老伴则到直塘摆摊。上午10点左右,老陆摆摊一结束,就到家开始打铁,老伴则开始忙着做中饭。打铁要持续到下午4点左右。
“这么大年纪了,打铁累不累?”记者好奇地问。“每天这样打铁也很累的,为了能打好铁,我还特地聘请了一位老伙计帮忙呢。当然不是累就能打好铁的,关键还是要有技术。”陆金荣说。
随后,陆金荣就开始劳作起来。只见他首先拖出切割机,将一条钢棍切割成大小几乎一样的小段钢料。“这就是断料,断料一致,我打出来的东西就能达到一模一样的程度。”老陆有点“自负”地说。
随后,他将铁料放进炉膛,开启鼓风机,伴随着炉膛里“呼呼”的响声,刚才还坚硬无比的钢棍已经变红、变软。老陆用火钳将烧红的铁料搛出来,放在铁墩上,首先将刀柄切出来,敲直,再用铁榔头将铁料敲扁,快速翻动铁料、反复不停锻造,一把菜刀的样子就出来了。接着在放进炉火里烧红后,再搛到空气锤下,随着空气锤沉闷的声响,不断地“翻炒”,一把菜刀就有模有样地呈现在眼前。
“这还不够,还要经过淬火、打磨,才能算完工。”老陆一边把捶打过的菜刀放进炉膛,一边说。眼看着菜刀慢慢红了,只见老陆用火钳搛起菜刀,放进了一个大桶里,瞬间,桶里飘起了一团火,并随着老陆的摆动而移动。
“我过去看人家打铁,淬火都是放进冷水里,还能听到‘噗嗤’一声响,你淬火怎么还有火?”记者不解地问。老陆说,他采用的淬火方式不同于一般的铁匠。“我这个大桶里装的是柴油,根据多年的摸索,我感觉淬火是非常关键的一道工序,菜刀亮不亮、快不快,关键就看淬火,而用柴油淬火要比冷水淬火好得多,不单亮、不生锈,而且还不宜卷口或者缺口。”老陆说。
淬好火后,就要打磨了。过去打磨都要在磨刀石上反复磨,现在只要在砂轮机上一磨就好了。在砂轮机上磨刀,只见火花四射,煞是好看。
眼看着要到吃中饭的时候了,老陆洗手后,特地把他的“宝贝”一张奖状放到记者的面前。果然,他在1990年获得了农具行业铁耙技术操作赛第一名。“我还代表太仓参加苏州比赛,也获得了第一名,当初《苏州日报》都登了我的名字,我收藏了这份报纸,后来砌房子搬家遗失了。”老陆不无遗憾地说。
他告诉记者,小的时候,他家里很困难,村里安排15岁的他进了直塘农具厂,一干就是四十多年。退休后,他回到家,舍不得自己的技术就这么荒废了,于是靠自己一个人建起了打铁铺,没想到自己打制的铁具受到四乡八邻的欢迎。“都说我打的菜刀、镰刀好用。得到别人的夸赞,也就更有劲继续打铁了。”老陆说,“每年打铁也能赚个几万元,再加上退休工资,日子过得真的是红红火火!”
①手工敲击刀柄
②空气锤锻造
③在砂轮上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