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父亲有时会给我买几本书,虽然不多,但我知道父母一直很尽力。
读书后,我阅读依旧不多,但也不乏美好。记得五六年级教语文的杨健清老师酷爱读书,有时读书太晚,早上起迟,就会顶着一头乱发冲到学校。他注重培养我们的阅读和写作兴趣,虽然乡镇小学条件有限,但那时起,我的阅读量相对多了。
工作后,有了可以自己支配的钱,读书便多起来。没有人指导,读得杂,也不得法,直到2008年底偶遇张庆老师。虽然由于各自工作忙碌,没有很多时间交流。但是他让我逐渐明白了应该读哪些书,怎么读,可以看哪些电影,翻哪些博客……他让我逐渐学会区别“沙子”和“金子”。我的阅读,似乎从这时才称得上真正起步。这前后,我陆续接触了诗词、对联、吟诵,以自学为主,也遇到了一些对我帮助很大的师友。我沉浸在传统文化中,结识了一个个前贤圣哲,领略到了前所未有的美。顾亭林先生说:“文章之气当与天地清明之气相接。”经典名篇之所以千百年来为人传诵,是因为作者胸臆全无渣滓,能感发每一个读者的心灵,激发起善良的、积极的、美好的一面。
再后来,我知道了自然、生活、工作都是一本书,更发现童年的农村,土地这本大书给予了我如此深厚的营养,它是我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根。
(本报记者 阚亚方 整理)
人物名片
周黎霞,太仓市新区三小教师。2000年7月毕业于苏州教育学院。2003年5月开始自学旧体诗词,2009月4月开始学习对联,2010年2月开始学习吟诵。曾获评“江苏省十佳女诗人”、“全国优秀楹联教师”,担任央视书画频道“兔年话春联”嘉宾。2012年至2013年负责唐调申遗,使唐调获批为太仓市、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人于2014年获评太仓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唐调项目代表性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