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新闻报道,人社部称:延迟退休方案将于2017年出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副部长胡晓义在今日(3月10日)10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对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内容很多,这里不再详细重复,其中提到一点“渐进式”,想得不错。尹蔚民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我们会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劳动力的状况,把握调整的节点和节奏,“小步徐趋、渐进到位”,就是说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达到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
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或者体育锻炼的经历,仿佛“渐进式”的设想非常好,因为逐步细微的提升,不会让人感到太大的差异从而容易接收,容易达成。比如每天跑步,先是每天跑200米,适应了以后,然后提高到220米、250米、最后500米、1000米,随着锻炼的深入,人体在精神和体能上会逐步适应,然后逐步提高,达成最终的锻炼目标。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也是被实践证明有效的。
然而,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所有的“渐进式”提高都是基于人的个体体验和不断重复的基础上的,是不适用于延迟退休方案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退休”每个人只能经历一次。假设小明现在20岁,今天,退休方案公布了,且根据“渐进式”的方式,规定:每年延迟2个月,于是你掰着手指头算了一下,(假设小明退休的时候是 x岁,有等式 x=60+(x-20)*2/12 ),计算得出 x=340/5 =68岁,所以,小明在退休方案公布的当天就能得知自己要68岁退休,那么这和现在直接对着小明宣布“小明,你要68岁退休!”,有什么区别?渐进在哪里?
所以说,对于任何一个人的个体而言,延迟退休就是延迟了,每人最终只有一次体验,再怎么所谓的“渐进式”,也是不能模糊其改变的差异量的,是不能提升人们的接收意愿的。
太仓人才网阳光版 201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