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顶严寒、夏冒酷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沈淑芳不曾有过一句抱怨
□本报记者 邢智丰
自1995年进入环卫系统,她已经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了20年。从一名普通的环卫工,到仓库管理员,到卫生费收费员,再到如今的保洁队队长,不论在哪个岗位,她始终怀着一颗对环卫工作的热爱之心,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她就是第三届“感动太仓”十大优秀女性、市环卫处城西环卫所保洁队队长沈淑芳,她把自己全部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环卫事业。
设定目标埋头苦干
记者采访沈淑芳的当天,天空中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她骑着电动车行驶在洛阳路上,在靠近桃园路的一家商铺边,发现了一堆刚丢弃的装潢垃圾。她马上停下车,上前查看,然后掏出手机,“老黄,洛阳路靠近桃园路口有一堆垃圾,你马上过来一下。”挂完电话,沈淑芳一边等待道路保洁员老黄,一边动手清理垃圾。
1995年,为了照顾刚出生的孩子,沈淑芳离开了原本工作的服装厂,进入环卫所工作,成为垃圾中转站上最年轻的操作工。“刚开始有点难为情,但我想每种工作都要有人来做,既然我来到这里,就要把本职工作做好。”
给自己设定了目标,沈淑芳就坚定不移地埋头苦干。她每天来得比老职工早,检查中转站的各种设备,打扫卫生,烧好几大瓶热水,供来歇息的环卫工人饮用。工作中,她一丝不苟,不怕苦累。到了休息时间,她不是在打扫中转站的卫生、擦洗保洁工具,就是到处走走看看。大家都夸这个姑娘又勤快、心眼又好。后来沈淑芳被调到路面上,负责南园路的保洁工作。她拿着扫把,推着小车,冬顶严寒、夏冒酷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却不曾有过一句抱怨。
保养车辆不怕脏累
沈淑芳之后被调至仓库工作了八九年时间。保管车辆维修配件、扎扫帚、发放扫帚、跟粪车抽粪、给车辆加油、突击整治等工作,她都跟着老师傅一点一点学,认认真真做。“垃圾车因为长期转运,车厢被污水腐蚀,铁皮锈迹斑斑,如果不及时维护,酸水会从缝隙流出来,污染路面。”沈淑芳告诉记者,她学着男同志一样,爬到车厢内部,用玻璃胶填补缝隙,压根儿不在乎车厢里的臭味和玻璃胶的刺鼻味。
“做收费员也是件苦差事,每天起早贪黑挨家挨户上门收费,还常会碰到冷言冷语甚至是破口大骂。”沈淑芳介绍,在做卫生费收费员时,她主要负责市区无物业小区的卫生费收费工作,至今她还记得一次到一户人家收费,户主先是质疑,随后从衣服口袋里掏出5块钱,丢在门外的地上。“当时我们的心里别提有多委屈。”她说,有些住户对收取卫生费不理解,于是她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多的时候一户人家她要跑四五次,才能收到卫生费。那一年,共收取卫生费31万余元,大大超出了单位规定的指标。
热心帮助温暖人心
现在,沈淑芳负责太平路以西、盐铁塘以东、县府街以北、339省道以南这一区域的保洁工作,她每天骑车在大街小巷巡逻,哪里有问题就往哪里跑。除了午休,她的工作时间都是在路面上度过的。而她所负责的路段保洁质量在市区所有路段中一直名列前茅。
去年冬天,沈淑芳在巡逻时发现一位老人摔倒在人行道上,手摔骨折了,她立马和同事一起把老人送到医院,可老人思路不清晰,无法提供任何身份信息,只知道她的女儿是在附近一家商店工作。沈淑芳让同事继续照顾老人,自己二话不说折回去在附近挨家挨户询问,就靠着这一点点信息和她的坚持,最终找到了老人的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