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庄 超 文/图
很多人可能都买过唱片或者CD,但是并不了解这些歌曲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在我们太仓有一名80后小伙,他是一名专业的录音师,也有自己的录音棚,专门录制音乐,许多年轻人在棚里一展歌喉,每个来录过音的顾客都对这位和善的录音师赞不绝口。而经过他的“魔法制作”,顾客的声音总能纯净到让人感动。
高中毕业,购置首套录音设备
小伙子名叫曹刘华,太仓人,200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音乐专业。说起为什么会和这个职业打交道,小曹说这可以追溯到他16岁那年,当时学校的一名音乐老师在苏州有个录音棚,他平时没事就过去给老师帮忙,时间长了他对录音也产生了兴趣,就开始自己摸索。高中毕业后,他花了一两千元在家添置了套入门级录音设备,至今陪伴着他。这套入门级的设备使他在练习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但正是这些“弯路”帮他积累了过硬的技术经验。
小曹告诉记者,其实录音制作,看似简单却非常费功夫,而且得慢工出细活。在他看来,录音和烧菜有几分相似,厨师备好各种材料放进锅里,放入调料,适时蒸炒,烹制出美味的菜肴。录音师则是把各种声音尽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去打动听者的耳朵,努力让一切无可挑剔。为了达到这些效果,他平时录制一首完整的歌曲就要反复听上四五十遍甚至上百遍。在小曹看来,专业的录音师不仅要对录音声学以及各种拾音技巧有所掌握,还要会对音色调整、母带制作等熟练操作,从而用技术更好地展现艺术。
新的录音棚,总投资逾50万
大学毕业后,小曹参加了国家首次国家二级录音师考核,成功取得国家二级录音师资格,这在苏州尚属首位,全国目前仅不到30人。
之所以能够顺利通过二级录音师考核,是由于小曹有一个超乎寻常的地方,就是他有一对灵敏的耳朵。他对声音特别敏感,推开窗户,室外多种声音混杂在一起,他能一一分辨出来。
今年4月底,小曹在市区有了自己的录音棚,这个录音棚集乐队排练与专业录音为一体,能为企事业单位、专业歌手及广大音乐爱好者,以及音乐、语言、影视、文化、演出、广播及出版等相关单位提供优质的录音、编曲、混音、配音及母带处理等服务。
在录音棚里,小曹一个人包揽美声、流行、摇滚等不同乐风的演唱指导,以及作词、作曲、编曲、录音、混音、母带、配音等全部商业专辑制作流程,并且同时掌握多种世界音乐一流制作平台的应用与操作。
为了确保录音质量,每次有人来录音之前,他都要求对方不要将手链、手表、项链带进采集室,电子设备更不能带进去。他说:“在棚里,声音是最真实的,不能有任何杂音。”
把动人的音乐,分享给每一个人
几年来,小曹的录音棚完成了2008年苏州电视台《故事会》栏目情景短剧苏州方言配音及后期制作工作。2012年,他和伙伴们独立完成太仓电视台大合唱《东方之仓》以及男女对唱歌曲《龙文》等全部制作工作;向韩国SONIC音乐北京总监、李贞贤御用制作人全相彦先生深入学习母带制作技术;同年12月,完成太仓市音乐会社新年音乐会联唱音乐剪辑工作。2013年,完成苏州麦卡软件自主研发大型多人3D MMORPG游戏《梦幻卡修》NPC配音及后期制作等。
现在,录音走进越来越多普通人的生活,小曹的录音棚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平民歌手”。小曹说,来录歌的人从三四岁的孩子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有,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热爱音乐,小曹认为热爱音乐的人都是热爱生活的。
如今,在太仓音乐圈里,人人皆识小曹。谈到梦想,小曹很执着:“现在太仓的音乐氛围很好,给年轻人更多的空间。至于我自己,很简单,做好乐队,录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录制出‘太仓好声音’,成为优秀的录音师。坚持梦想的同时,也赚钱养活自己,把更多动人的音乐分享给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