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可能是‘小公司’,也可能是‘慢公司’,但稳定的业绩和成长,表明它们绝不是‘差公司’,德企做起事情来始终如一。”这是一家财经媒体对德国企业的点评。对于这一观点,太仓满金机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十分认同,“德资企业和我们做邻居,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
民企纷纷以德企为榜样
舍弗勒是领先的轴承制造商,裕克施乐是全球制模和注塑业领导者,威格玛是世界上最大的塑钢窗成套设备制造商,克恩-里伯斯是全球领先的专业弹簧制造企业……环顾在太的德企,无论其规模大小,每一家企业在细分领域都是响当当的“小巨人”。
由于德国制造业企业的卓越表现,身处“德企之乡”,我市众多民营企业纷纷以德企为榜样,谋求稳健发展。
在新区奥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学习和赶超德资企业已经成为一大目标。“德企创新研发和质量保障在全球独树一帜。”在这种理念启发和引领下,奥智不断壮大研发力量,严格质量管理,经过多年的积淀,逐渐成长为行业内的明星企业。
为了更好地学习借鉴德国经验,去年4名企业家赴德国培训。在近一个月时间里,他们系统学习了质量管理、创新管理、供应链管理、领导力培训等课程,深入德国企业考察,与“德国制造”零距离交流。
配套德企获得极大提升
众多德资企业扎根太仓,在理念上推动民企向德国标准看齐,不少民营企业“近水楼台先得月”,主动承接德企配套,实现互动发展。
早在几年前,满金机械就与在太德企托克斯冲压、乐客刀具等形成上下游配套协作关系,为这些德企代加工零配件。企业相关负责人高洁和德资企业打交道的机会多了起来。在高洁眼里,“德资企业做任何事情都很讲究,一丝不苟。”她说,德资企业管理十分完善,产品的质量意识很强。每一道工序,德国人都会照着图纸的要求完全做到位,一点点差别都没有。
高洁回忆刚开始为德企配套时,工厂的员工要到德企去进行短期培训,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也常有德企人员来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管理规范了很多,员工素质也提升了不少。”高洁说,现在工人拿取零件都是轻拿轻放,动作十分规范。由于生产管理能力的提升,不少上海的德资企业也向满金发来了订单。
德企克朗斯机械(太仓)有限公司也与市内多家民企达成了合作关系,为了让这些供应商的产品满足克朗斯的要求,该公司生产总监文海燕说,克朗斯会帮助供应商规范管理体系,优化生产流程,调整工艺安排,最终使产品的稳定性达到常态化。
中德企业合作空间巨大
文海燕介绍,要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本地供应商,往往需要2至3年的时间。与本地企业开展合作有很多有益之处,比如节约了零配件生产运输的成本,方便沟通,运送快捷。
正因为如此,已有不少德资企业与本地企业开展配套合作。记者从新区经发局了解到,在我市,已有一批中小微民企和德企形成了配套关系,使得这些民企实现了较快提升,但目前民企为德企代工的程度还不深,很多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还是由德资企业自行完成,中德企业合作还有很大的空间。
市经信委工作人员表示,我市正积极推进中德企业之间的合作。“除了组织中小微企业管理者学习德资企业管理经验外,还举办企业协作配套对接会,直接推动德企与民企之间进行产销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