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孝忠) 据统计,上半年主导产业在我市规模工业中的占比较为均衡,没有呈现某个行业产值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现象。与去年同期比,电气机械、通用设备及石油加工三个能耗需求低、产业增加值高的行业,占比有所提高;化学纤维、化学原料、有色金属和电力四个高能耗的行业及电子设备这一劳动密集型行业占比均下降。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我市工业节能减排及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产业结构升级工程,推进新兴产业高端发展,推进传统产业品牌发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联动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三大产业,重点培育新材料、节能环保两大产业,重点关注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新型平板显示、软件和集成电路等三大产业。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方向,推动物流、会展、工业设计、信息服务、研发等新兴行业与制造业互动并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重点物流企业和物流基地建设;引导企业重视设计创新,加快培训一批工业设计企业,提升工业设计水平。依托各类技术中心,加快拓展区域售后、工程技术研发等服务领域,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优质配套。充分发挥信息服务、金融及融资担保、科技与咨询服务、节能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