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化产品检测中,他是个“高人”,汽柴油等油品里面的有害有毒元素,都难逃他的法眼;他耐得往寂寞,开发检测新项目时反复上百次实验验证;他敢于创新,带领团队让太仓在石化产品检测领域拥有了更多的技术话语权。他就是太仓检验检疫局国家级成品油及石油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的技术负责人宋昌盛博士。
“成品油及石油产品的质量事关国计民生,我们出具的公证数据具有法律效力,来不得半点虚假。”太仓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08年,华东理工大学毕业的宋昌盛博士加入了该局石化实验室,增强了实验室的科研能力。
作为生产涤纶短纤主要原料的精对苯二甲酸,里面有两种微量杂质,其含量虽仅占百万分之一,但对聚酯生产和下游产品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如何“大海捞针”找出杂质并准确定量?宋昌盛一头扎进实验室,按照标准反复实验,可是一直没有获得理想的数据。是标准有误,还是实验步骤出错?一次实验,两次实验……他与标准起草单位、其他实验室开展交流,一个个环节上找原因、排除各个因素,不知不觉中,一个多月过去了,经历了上百次实验,终于从海量的数据中捞出了“针”。
对实验室而言,提升检测实力是硬道理。为此,宋昌盛倾注了大量心血,从技术开发到内部质量控制,从人员培训到比对试验,对实验室的每个技术环节都逐一把关。比如,车用汽油的国家标准中规定不得人为加入苯胺类化合物,但国内没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为此,宋昌盛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通过分析研究制定出实验方案。随后不断进行实验修正,经过几十次的反复实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快速检测方法,使太仓国检石化实验室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同时检测出6种苯胺类化合物的实验室。为此,实验室准备就汽油里的苯胺类化合物检测技术申请国家标准和发明专利。
在宋昌盛的积极带动下,2013年,该实验室顺利晋级为国家级成品油及石油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今年7月,宋昌盛受邀参加工业用乙二醇等4项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会议。该实验室团队自主创新了5项检测技术,如汽油里的硅、氯含量、苯胺类化合物等检测方法等;引进吸收再创新技术共10多项。制定了《石油产品运动黏度的测定斯塔宾格黏度计法》、《一、二、三乙二醇中氯含量的测定方法离子色谱法》等多项检验检疫行业标准;甲醇中共存杂质和微量芳烃的检测方法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还有2项发明专利正在申报。
如今,该实验室已具有显著的检测技术优势。检测项目全,已有汽油、柴油、燃料油、煤炭等15类商品、128个项目的检测能力通过了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实现了太仓石化园区内企业进出口石化产品检测的全覆盖,也是华东地区具有成品油及石油产品全项目能力检测的专业化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被美、日、欧盟等50多个ILAC成员国家和地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