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快(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霍可林:通快凭借品质至上的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助力中国企业转型升级。
时至今日,先进的激光技术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小到量体裁衣,大到航天飞机,激光加工应用越来越普遍。德国通快是全球钣金加工领域和工业激光市场的领导者,记者日前获悉,自落户太仓以来,通快(中国)有限公司致力于为本地企业生产个性化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在中国安装机床超过2000台。
本地化的外资领军者
为本地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3月18日至20日,通快公司激光技术部参加了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慕尼黑上海光博会。通快在上海光博会上展出了从高功率焊接和切割到微加工和打标全系列激光加工新品。
通快有着80多年的机床生产历史,是全球制造技术领域的领导企业之一。在展会上展示的这些设备代表着世界先进的技术,吸引了业界关注的目光。与此同时,业界注意到其中多款产品属于全球首发,并认为,这标志着通快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达到了新的高度。
“通快中国公司不是照搬西方自动化模式,而是提供了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所需的自动化设备。”通快(中国)有限公司机床事业部总经理顾永麟说,通快可以依据企业自身特点,量体裁衣,为企业发展制定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在与中国客户长期接触中,通快公司发现,70%以上的客户呈现产品品种多、批量小的特点,传统大批量生产方式模具更换时间比较长,模具成本比较高,而通快机床恰好具备模具更换方便,调整时间短等使用灵活的特点,十分适合于中小批量的生产。
通快还在客户的生产管理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14年前,通快把德国标准的样板带到中国,并与中国客户分享生产流程、设备的养护与管理等。不久前,通快组建了动态管理与咨询团队,为用户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
精湛的激光技艺
在火柴头上加工而不产生火花
品质至上以及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理念,使得通快在中国发展迅猛,其设备很快销售至全国各地,汽车、通讯、机械制造等诸多行业都可以看到通快设备的影子。通快的业务也迅速拓展至机床和电动工具、激光技术、电子与医疗设备等领域。其中以激光技术最引人注目。
“激光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长与进步,从只针对特殊应用的高端工具,逐渐成为一个到处在应用着的标准工具。”通快(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霍可林说,激光正在逐步代替传统的加工技术,不仅是因为他的高速度、高质量和低成本,激光也能生产一些其他方式不能生产的产品。
霍可林表示,通快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激光产品系列。作为通快激光技术的一大里程碑,TurMicro系列激光器在展示通快技术实力的同时,为激光加工领域开拓了新路。这种激光器几乎能使大部分的板材进行气化,热量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影响。通快(中国)有限公司激光技术部总经理乐安德举例说,“我们可以通过激光技术,在火柴头上打上通快的标志而不产生火花。”
宏远的发展目标
把太仓基地建成亚太研发中心
自2000年进入中国以来,通快公司已经在中国安装了超过2000台机床,中国业务也占到了通快全球的10%,不过霍可林认为,通快中国的市场潜力仍然很大,中国业务占比将继续攀升。
“中国的客户纷纷在转型,很多客户将目光转向了通快。”霍可林十分看好中国市场,特别是汽车工业和电子消费品行业方面,他认为增长潜力十分巨大。
“通快是创新和技术的领导者。每年我们都会将销售额的9%用于新技术的研发,2013年通快的研发经费高达16亿人民币。”霍可林表示,“通快希望和中国的客户共同分享这些具有突破性的创新技术成果,帮助客户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
3年前,通快在太仓工厂成立了研发团队,这个团队和德国的研发人员针对中国市场,专门研发新产品。霍可林介绍,通快1000系列的折弯机就是在太仓研发生产的,未来将出口其他发展中国家;激光切割3030的一个版本就是在德国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更适用于中国市场。
“未来,太仓将成为通快亚太区机床的生产、研发和服务中心,对通快在亚洲的销售、生产、服务与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霍可林说,通快中国公司愿意在时间和资金上进行投入,培养和提升本地工程师的研发能力,加强本地研发团队建设,太仓研发的产品也将出口到东南亚市场,有的甚至出口到其他地区的一些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