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点不到,沈志伟提前到达兴达制罐有限公司。作为一名机修员,他第一站并没有到他所负责的车间,而是来到了工程部门的办公室。在这里,他和夜班同事进行交接班。当天还好,没有特别的情况,他就又匆匆赶到车间。有的时候,夜班同事遇到了故障直至下班时也未能解决,沈志伟就要领着难题开始一天的工作。
生产“卫士”
在车间里,沈志伟走来走去,一会儿帮这名操作工解决问题,一会儿又提醒另一名员工操作应该规范。按照规定,作为机修技术员,他每2个小时要在车间里巡视一遍,检查生产运作各个环节。“我们其实就是卫士,保卫生产运转、保障产品质量的卫士。”沈志伟这样比喻自己的岗位。
沈志伟带着一名徒弟,两个人负责6台机床的技术维护工作。6台机床分处两幢厂房,因此沈志伟的工作,不是在两幢厂房内穿梭,就是定格在检修的机床上。
“正常情况下都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处理起来不花费太多时间。”沈志伟说,其实要让机器健康有效地运转,日常保养得花功夫。在平时的巡查过程中,沈志伟十分关注细节,他从机器运转发出的声音、履带传送的节奏和速度、机床配件的磨损程度等判断机床的“健康程度”,并及时进行维护,排除故障隐患。多年来,沈志伟负责的机床故障率低,减少了企业因故障耽搁生产的损失。
不过,有时候有些烦人的故障也会出现,“比如‘断带’,比如‘结合部不严密’等,检查了好几遍都没有异常,这时候最费脑筋。”沈志伟说,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往往一整天都守在机台前,即使下班回去后,仍然满脑子都是机床和零件。
技术员之路
在沈志伟的生活中,机床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14年前他迈进兴达制罐的那一刻起。那时候沈志伟只是一名普通的机床操作工,所要做的就是按照规定流程进行生产。
“那时机修员少,常常忙不过来,如果遇到问题我们就想着自己来排除。”沈志伟回忆道,由于操作能力强,他在入职培训一个月后就开始独立操作,而别人一般要花费3个月时间。
不过,要自己排除障碍,即便是很常见的一个小问题,也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车床都是进口的,这些“洋”车床操作屏幕上显示的都是英文,对于一个初中毕业生来说,简直无从下手。为了弄清楚这些英文含义,沈志伟拿着中英文对照的机床说明书,边看、边记、边操作。熟能生巧,3年后,他基本上能排除常规问题了。
有一次,技术员调的磨具生产出的样品对照规格标准,有略微的偏差,沈志伟便开始自己调整,他小心翼翼地拿着千分尺,增减薄如蝉翼的垫片,最终使产品达到了标准要求。这件事让沈志伟在技术钻研上获得了信心,也加快了他走上技术员岗位的步伐。
沈志伟工作认真、不断钻研,受到了公司工程师的赏识,一批老的机修员退休后,他被选为机修员,随后又被提拔为工程师助理。
劳动者感言
一份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是你怎么对待它,你愿意去做、积极去做,就能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