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一家德资企业落户以来,太仓德企数量呈几何式增加态势,德企的认同感越来越高,从本地化生产到本地化研发的转变越来越明显——中德合作典范效应持续增强
发布者:
太仓人才网
发布时间:
2013-11-27
阅读数量:
□太仓日报记者 戴周华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时刻。2008年11月24日,国家商务部代表将“中德企业合作基地”的铜牌授予太仓,由此,太仓成为国内首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
“中德企业合作基地”称号是国家商务部和德国经济部共同授予的。太仓为中德企业合作树立了样板,为推动中德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08年之后,我市又获得中国首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中德企业合作基地质量安全生产示范区”等称号,太仓在中德合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中德合作典范效应继续放大。
20年200家德企
时间倒回到1993年,一家名为克恩-里伯斯的德资公司正在上海周边寻找投资设厂的商机。彼时,德国汽车巨头大众汽车已经落子上海,克恩-里伯斯最终把目光锁定在了太仓。
这是第一家落户我市的德资企业。20年后,时任董事长的斯坦姆博士回忆作出落子太仓抉择时的情景时说:“那是一个勇敢的决定,现在来看,我们的勇敢是对的。”
斯坦姆博士介绍说:“当时的太仓自然不如现在发达,还显得比较农业化。”不过太仓离上海很近,也很幽静,“我是个企业家,不是旅行者,我需要的是一个发展事业的地方,并不是繁华热闹的大都市。”
克恩-里伯斯在太仓落户后,发展十分顺利。20年间,克恩-里伯斯在太仓开出了7家子公司,介绍了一大批德资企业落户太仓。
和克恩-里伯斯一样,很多德资企业抱着试探性的态度来到太仓,随后不断追加投资,德资企业越来越聚集。2008年的太仓,德资企业已突破120家。目前,这一数字又攀升至近200家。
德企与太仓“两心相悦”
德资企业以技术与质量见长。太仓“中德企业合作基地”的头衔含金量很高。
“我们发现,德资企业很有特点,它们大多是中小企业,但技术领先,竞争力强,注重社会责任。”新区是德资企业在太仓投资的主要阵地,新区招商局相关人员对德企称赞有加。
据介绍,落户我市的舍弗勒、慧鱼等公司虽然业务面很窄,但它们却拥有上千项国际专利技术,掌握着行业发展最前沿的技术。德资企业注重环保也是出了名的,德企落户之前会对土地相关指标进行测试,搬离厂房后仍将恢复原貌,使土地使用前后生态环境保持一致。
德资企业优秀,德国人严谨。要赢得德国人的肯定并不那么容易。德企投资时十分谨慎,他们普遍是先租厂房,待充分认同投资环境后才自建厂房扩大生产。
不过,我市务实周到的服务得到了德企人士的欣赏。我市建立并完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生活设施配套建设,开展中德全方面交流等,这些措施让“克恩-里伯斯们”感受到在太投资方便、高效、值得信任,并慢慢形成“口碑”。现在,工作、生活在太仓的德国“老太仓”还主动担任起招商引资的“红娘”。
中德合作迈向更高层次
太仓的德资企业以精密机械加工、汽车零配件制造、新型建筑材料等三大产业为主,形成了“苏州市精密机械特色产业基地”和“苏州汽车零配件特色产业基地”。
近年来,德资企业投资太仓也在发生变化,从生产基地逐步走向研发、设计、生产基地和区域总部。越来越多的德资企业在太设立研发机构,全面提升德资企业的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推动我市对德合作层次不断提升。
我市中德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创新园已经获批、中德中小企业工业园正在加紧建设、中德商务服务和文化交流载体功能继续完善……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德企业合作基地”,又向新的、更高的目标迈进。未来2~3年,我市力争德资企业集群规模接近300家,努力把太仓建设成为中国德资企业集聚中心、世界一流的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