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农民都处于散居的状态。如今,全市已建成农村新型社区100多个,建立社区工作站33家,方便群众办理日常事务,调动和发挥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
□记者 薛海荣
随着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由农民集中居住的农村新型社区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目前,全市共有农村新型社区100多个,集中居住5万多户。为了做好管理服务工作,我市积极探索建立镇(区)、村和农村新型社区三级管理模式,在入住300户以上的农村新型社区设立社区工作站,负责联系沟通群众、开展社区综合管理事务等工作。
■全市建立33家社区工作站
近日,记者在城厢镇电站村阳光美地社区工作站看到,办公室、活动室等场所一应俱全。几位社区居民正围在工作人员沈菊明的边上,咨询一些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
今年74岁的管月明告诉记者,社区里有了这个工作站之后,他们办事情非常方便,而且工作人员很热情,态度也很好。
沈菊明介绍说,电站村村委会在新毛,而阳光美地社区则在204国道西边,相距近10公里。为了更好地为村民服务,村里在社区挂牌成立了社区工作站。社区工作站实现对小区群众的全员管理和服务,与小区群众利益有关的社会治安、小区卫生、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工作全部得到了落实。
家住城厢镇伟阳社区伟阳花园的郑耀明告诉记者,刚开始住到社区时,心里总有点担心,一是怕今后邻里之间串门少了,大家的关系会生疏;二是怕离村委会比较远,办什么事都不方便。可他后来发现,这些担心全是多余的。
农民集中居住后,管理模式也需同步改变。2010年12月,我市出台关于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相关文件,提出入住300户以上的农村新型社区要建立社区工作站。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农村新型社区工作站33个。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立农村新型社区工作站,可以满足群众的日常需求,排解居民的忧虑,增强农民对集中居住的信心。这项工作无论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还是对城乡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建立农村新型社区工作站,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推进城乡社会协调发展。
■为群众解忧,为村委会减负
“我们这里没有公共垃圾桶,倒垃圾要跑很远,非常不方便。希望相关部门能在这里放个垃圾桶。”“昨天晚上开空调的时候,电线突然烧坏了,不仅自家停了电,邻居家也受了牵连。请你们帮忙解决一下。”……
这些看似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在双凤镇凤中村凤中雅苑社区工作站负责人周雅玉的眼里,可都是必须要解决的大事。在她的民生工作巡访日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社区百姓向她反映的各种问题。对于能够协调解决的,她当即就进行解决,不能解决的,她则要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反映,并跟踪落实的效果。
凤中雅苑社区工作站目前负责两个社区的事务管理,除了凤中雅苑,还有凤祥苑。两个社区里集中居住的农户超过了1000户,来自凤中村的农户占了近三分之一,其余农户来自周边的勤力村、黄桥村和庆丰村。以前是处于散居状态的农民,如今是集中居住的社区居民,原有一些生活习惯也随之带了过来。最令小周头疼的是,很多居民不仅会在绿化带里种蔬菜,还会在一些公共区域堆放杂物。如何改变他们的这些陋习,小周做了很多工作。小周坦言:“工作站承接了很多社区居民生活琐事的处理,如果这些事情都去找村干部,村干部根本就忙不过来。”
“目前,全市共有农村新型社区100多个,集中居住5万多户。村里一下子出现这么大的集中居住小区,无形中增加了村干部的管理负担。如今,从已建立的农村新型社区工作站运行情况来看,不仅为群众解了忧,更为村委会减了负。”市民政局基政社区科负责人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