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桃李满天下,师恩似海深”,教师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难忘的人,我们成长中的每一步都浸润了老师的辛勤汗水。9月10日,我们将迎来第29个教师节。在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尊师传统的国度里,“教师”这个职业赋予我们的感动太多太多了。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耕耘在教育工作岗位的老师们表达深深的敬意。我们感恩、我们祝福、我们祈祷,感谢恩师将我们带入知识的殿堂。
□记者 阚亚方 文/图
人物名片
杜玲,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在“江苏省项目课程观摩活动”及太仓市级公开课中获好评,获得太仓市技能大赛一等奖,苏州市技能大赛二、三等奖,江苏省技能大赛一等奖。并获得“太仓市教学能手”、太仓市指导学生自学先进教师、苏州市技能大赛优秀教练、苏州市“优秀双师型教师”、苏州市职业学校教师技能标兵等荣誉称号。
杜玲1996年从职业类师范院校毕业后,已在教育这片净土上辛勤耕耘了17年。十几年来,笔墨春秋,书写了她教书育人的喜怒哀乐;讲台岁月,倾注了她不懈追求的挚爱深情。
■作为技能教练陪伴学生训练
在职业学校流行这样一句话:普通高中有高考,职业学校有大赛。可见技能大赛已越来越受到重视。2008年,学校开始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化工专业学生本来就少,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要求的学生?作为化工项目技能大赛的教练,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杜玲。“一定要早作准备,有意识地去发现和培养选手。”杜玲暗暗告诉自己。于是,她利用担任班主任这一有利条件,加大对技能大赛的宣传力度,带动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同时,她在专业课上注意观察和发现苗子,鼓励学生报名参加训练,在学校形成人人想参与竞赛,人人争进竞赛小组的风气。
每次比赛前,杜玲都会制定详实的训练计划。“初期进行单项技能训练,中期进行技能组合训练,后期进行综合实验训练,最后阶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分析数据的准确度。”如今,杜玲对如何辅导学生参赛已摸索出了一套方法。
从手把手教学生操作,到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再到能对同伴的操作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训练的每个阶段,杜玲都细致观察,认真分析,灵活运用可行、有效的训练方法和竞赛技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训练。训练期间,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寒冷的冬夜,不论是充满诱惑的双休日还是难得放松的假期,她都跟学生在一起,一起面对困难,一起探讨问题。
在杜玲的指导下,1位学生获苏州市技能标兵称号,1位获省三创优秀学生称号,3人次获苏州市一等奖、省二等奖,获得直接升入高校深造的机会。5人获苏州市二等奖,7人获苏州市三等奖。
■培养学生永不放弃的良好品质
很多学生从小过着优越的生活,平时在家甚至都不做家务。而在校集训期间,他们每天要站五六个小时,不但要动手,还要动脑,进行反复练习。为此,很多选手情绪会出现波动。作为教练的杜玲会及时与家长沟通,帮助学生调整心态,认真对待训练。
有一次周末训练,外面雪花纷飞,有位学生没有到校训练,杜玲跟家长联系后得知,这个学生怕冷躲在被窝里不想到校。考虑到学生的情绪,杜玲干脆给他放了一天假,但又与家长进行了深入交流,引导家长有意识地培养男孩子应有的责任心。在家长的开导下,这名学生下午就冒雪赶到了学校。此后,这种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
有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因进步不明显,数据的质量不高,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这时,杜玲总会牵过学生红肿的手说:“你们看看自己付出的努力,难道你们要半途而废吗?”她一边鼓励学生,一边查找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教会学生遇到类似情况如何解决。学生在训练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她总能在第一时间洞察到,并及时进行沟通和疏导。“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把它做好。”杜玲经常这样告诉自己,并告诉她的学生,就像《士兵突击》中许三多说的那样:“不抛弃,不放弃。”面对问题,才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