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 华
“目前,村里130亩设施农业项目的设计、规划、土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已差不多完成,预计很快就会开工建设。”最近两天,浮桥镇方桥村党委书记陆叶青忙得简直脚不沾地,不是在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项目推进事项,就是忙着和村组其他工作人员细化建设方案,有时候还得抽空向村里的种田大户取取经,以便好好盘算这130亩设施农业项目建成后的发展。
怎样把土地集中起来集约化经营,实现土地效应最大化?方桥村作了有益的尝试,于2010年率先在全镇开展农场公司化经营。如今总规模达到2000亩,除了种植传统的大米、小麦等农作物外,还大力培育特色农业,推出果园区,吸引一批特色农业合作社进驻。今年,该村俏销的优质“锦鑫”黄桃就是一个成功范例。
村里要加快发展,不能只靠建设标准厂房,发展物业项目,推进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同样至关重要。陆叶青说,近年来,方桥村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始终在打造自身特色品牌上下功夫。每年生产10万斤大米、6万斤芋艿、7000斤菜油、3000斤菱角……经过几年发展,目前该村生产的“方家桥”品牌特色优质农产品,不仅产量已初具规模,品牌也越叫越响,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去年该村合作农场净收入达150万元,平均每户可获红利3000~5000元。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老闸社区历来有养蚕的传统。近年来,该社区因地制宜,从进一步发挥蚕农的自身优势出发,利用苏州蚕种示范区建在该社区的优势,鼓励农民不断扩大生产能力,积极运用自身养蚕的技术优势,通过组建浮闸蚕种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形式,吸引更多的蚕农加入,进行集约化生产。此举有效调动了蚕农养蚕积极性,同时也较好地促进了蚕农收益的提高。截止到目前,加入合作社的蚕农总数达800家,去年每户蚕农收益在2万多元。
三市村持续建设循环农业项目,从农业生态屏障建设、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业投入品控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全方位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不仅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还减少了COD、氨氮、总磷的排放,改善了生态环境,带动了当地生态农业发展。
茜泾村大力发展扣蟹养殖,该村茜河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有养殖户103户,拥有养殖水面1000多亩,年销售额可达1150万元,净利润达700万元左右。新邵村借助镇现代农业园区平台,不仅大力发展扣蟹、成蟹养殖,还种植了高效蔬菜600多亩、葡萄等果树300多亩、花卉苗木200多亩,以园区化发展为载体,全面推进特色种植业、养殖业规模发展,形成品牌效应。
这样的例子在浮桥还有很多。近年来,浮桥镇在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引导和支持各村和农民利用多种形式,力促农业特色化、品牌化、园区化发展,不仅粮、油等传统农作物保持稳产高产,而且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方家桥大米、温氏养鸡、老闸优质种蚕、协心葡萄、中华绒螯蟹、金星獭兔等特色农业品牌。其中,蚕桑基地和獭兔公司被列为苏州现代农业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