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富春带领宝利嘉集团跨区域发展,强化技改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开发的高档人造棉纱等混纺产品在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市场供不应求。更有趣的是,企业用工人数从1350人减少至62人,而每吨产品的毛利从4000元增加到13000元——
宝利嘉集团
□记者 李孝忠/文 姚建平/图
在加快筹建太仓总部大楼的同时,宝利嘉(安徽滁州)纺织有限公司进入试生产阶段。这表明,宝利嘉集团的转型升级步伐正在进一步加快。宝利嘉集团董事长葛富春介绍,现在集团拥有宝利嘉(苏州)纺织有限公司、宝利嘉(江苏)纺织有限公司、宝利嘉(安徽)纺织有限公司、宝利嘉(滁州)现代纺织有限公司、淮安宝大物流有限公司、太仓利叶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淮安宝龙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分别注册于苏南、苏北、安徽六安、安徽滁州四个地区,现代化纺织能力达到65万纱锭。
立足太仓跨江拓展
“长期以来,把鸡蛋放在几个篮子里是很多企业颇为流行的做法,因为多元化经营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内部优势。我们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并看好它,沿着纺织行业专注地走下去。”成立于2002年的宝利嘉集团,在董事长葛富春带领下以锐不可挡的势头跃居业界领先位置,成为中国纺织行业领军企业之一。
在出口受阻、纺织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宝利嘉集团如何走出一条新路?“转型升级对于纺织企业来说,无异是一次大地震,把陪伴自己走过好多年的设备当废铁一样出卖,我们确实很难受。但是不转不行。”葛富春坚定地表示,他们到苏北、安徽等发展空间大、劳动力富余地区兴办现代纺织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引进世界一流设备,提升企业产品档次,把总部迁移到太仓,成立现代纺纱研发中心、人才培训中心、乌斯特纱线质量检测中心,以及贝克皮辊加工中心、专业的原料采购中心、物流公司和市场营销中心,特别是营销公司分布在广东、浙江、上海、常熟等地。
位于安徽六安的宝利嘉现代纺织工业园,集国际上最先进的纺机设备于一体,汇多元化的纺纱形式于一堂。作为集团的母体公司,宝利嘉(苏州)纺织有限公司引进了瑞士、德国生产的国际先进纺织设备,省却粗纱、细纱两道工艺,把传统的环锭纺纱形式变为世界一流的转杯纺纱形式,其中一车间全部采用德国进口的清梳联、并条机、气流纺等设备,二车间全部采用瑞士进口的清梳联、并条机、气流纺设备,三车间技改稳步推进。
万锭用工不足20人
德国进口的清梳联、并条、气流纺等设备高速运转,一名工人操作3台以上设备依然轻松自如。记者走进宝利嘉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宝利嘉(苏州)纺织有限公司采访,感觉这不是一家纺织企业,而是一家高科技企业。
“我们公司技改之前用工1350人,现在操作工人只需要62人,省工近1300人。”宝利嘉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部总经理张凤珠兴奋地告诉记者,经过连续几年的投入,宝利嘉(苏州)纺织有限公司彻底调整为用欧洲的全自动气流纺设备纺纱,万锭用工平均不足20人。宝利嘉集团旗下的企业装备都很先进,最先进的涡流纺纱万锭用工量仅为13人。
用工减少了,劳动强度会增加吗?在张凤珠陪同下,记者先后来到改造完毕的一车间和正在改造的三车间进行对比采访。在一车间,记者看到,5名员工轻松运转20多台设备,整个空间内空气湿润,粉尘少噪音低,跟工人们聊天,听得清清楚楚;在三车间,记者看到20多名员工操作20多台设备忙得不亦乐乎,干燥的空气中浮荡着丝丝棉絮,跟工人们说话很是吃力,看见对方嘴动听不清对方说什么。
综合实力
行业领先
“大有大的气魄,小有小的精彩,不管怎样,把握现在,争取未来,是每个企业家都要考虑的事情。”葛富春笑着说,在转型中,集团拥有了专业人才,成立了专业部门,这为品牌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仅宝利嘉(苏州)纺织有限公司在这次转型中就获得了五项好处。
一是企业产量提高,纱锭每天产量提高到40吨至45吨,原年产值2.5亿左右,转型后将达到3.5亿产值。二是人员减少,打破了纺纱企业劳动力密集的传统格局,消除了许多企业难以避免的招工难题,一年节约用工工资4000万元;三是能耗降低,仅梳棉机就由原来的120台减少为20台,还减少了粗纱、细纱两道工艺,节省的电费相当可观;四是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产品由过去的中档纯涤纱提升为高档人造棉纱等混纺产品;五是效益提高,每吨产品的毛利从4000元增加到13000元,在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市场上还供不应求。
转型升级痛苦而不易,未必一定成功,但当转不转,当升不升,肯定会成为历史机遇的落伍者。葛富春表示,集团将把太仓作为总部,突出发展喷气纺、转杯纺人棉纱和环锭纺棉、粘、涤混纺系列纱线等主打产品,加快太仓总部大楼建设,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筹划到国外投资办厂,争取纺纱能力早日达到100万纱锭,综合实力和纺纱能力继续走在中国纺纱行业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