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阚亚方
采访市实验小学校长钱澜的时候,她一直称自己是个“草根”校长。“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露就滋润”,既是草根的特点,也是钱澜做人的原则和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的诠释。她永远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新校长,在办学的道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为孩子设计专属课程
钱澜心怀创办一流品牌学校的梦想,用整个心办教育;她一心扎根学校、扎根课堂、扎根教师、扎根学生,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为了学校的高水平发展,她提出了“草根化”的办学理念以及具有“坚韧、质朴、灵动、舒展”文化内涵的草根精神。
在钱澜的电脑上有个文档,那是她的工作日记,每天一上班,钱澜打开电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一下当天的计划,她告诉记者,这样能更好地珍惜每一天。“每天下班前,我就会将明天的计划都安排好,有时回家了,想的还是单位的事情。”钱澜说,她的电脑中保存着2006年到现在她每一天的工作安排。
“学校的发展归根到底就是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发展离不开课程。”钱澜说,她要为学校的每一位孩子设计属于他们自己的课程。2006年,钱澜带领全校老师十易其稿完成了学校课程规划。这份具有“省内一流”水准的课程规划也成为兄弟学校学习的样本。
为老师搭建成长平台
钱澜认为,每个人都是理想和现实结合的生命体,都有潜在的自我发展的愿望,需要激活生长的内需和拥有生长的力量。为此,她带领每一位教师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为每位老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在培养青年教师的过程中,学校设立了‘攻坚小组’这样一个群体,在“攻坚小组”中,我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胡郑蓉老师告诉记者。
学校的一个老师想拜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为师,钱澜带着她登门求教,并说“一次不成功,两次,两次不成功三次,我们磨到孙老师能收下你这个徒弟为止”。不仅孙双金老师,华应龙、沈峰、管建刚等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都是这样被打动的,他们先后走进校园,和老师互动交流,并和骨干教师师徒结对。如今,学校里的老师有的登上了全国公开课的舞台,有的在全国赛课中获得了一等奖,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科研的中坚力量。
在市教育局“托管”政策引领下,钱澜还积极构建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从“文化融合”方面切入,带动九曲、直塘两所相对薄弱的乡镇学校快速发展。她多次深入托管学校听课、了解情况,撰写了数万字的调研报告。她撰写的《文化融合视野中的学校共同体建设个案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