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庄 超
公共服务是最好的社会管理,面对日益多样化的“民有所需”,单靠政府一个公共服务“供应商”,显然已经力不从心。去年以来,我市在苏州大市范围内率先实施“三社联动”社会管理项目,让社区成为实现基层管理和基础服务的重要平台,让社会组织成为承接政府转移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载体,让社工直接服务于群众。该项目相继荣获“江苏省社会组织培育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社会组织培育管理创新先进单位”等称号,并在全省政法工作会议上进行了推广。
■政府部分职能“外包”给社工和社会组织
提起市义工联合会主席、太仓公益网负责人刘伟华,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顾群丰赞不绝口:“5年多时间,太仓公益网志愿者义工服务累积时间达2万多小时,成功开展了300多次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涉及救灾、帮困、助学、环保、助残等多个公益项目。”
在社会组织日益彰显出强大生命力与活力的同时,如何让他们成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左膀右臂”?经过思考,有关部门很快便找到了答案。去年5月18日,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运行,市义工联、心航社工等10多个社会组织首批进驻办公。这幢政府“赔本”1000万元、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大楼,成了入驻社团的免费办公场所。
“目前,政府为我们无偿提供了办公场地和活动场地,以及水电、房租、耗材等所有费用。”在刘伟华看来,社会组织需要政府引导、培育和孵化,政府可以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一些本不该由政府去承担的社会事务也应该交由社会组织去承担。
去年,市义工联申请到了两个政府公益项目,一个是苏州的关爱农民工子弟学校公益创投项目,另外一个是太仓的关爱空巢老人项目,这两个项目分别有10万元的经费支持。据了解,目前,我市登记有300多家社会组织,备案600多家,总数达千家,每年还在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如今,“遍地开花”的社会组织已成为各级政府强健有力的“左膀右臂”。
■社区成为基层管理和基础服务的重要平台
想活动一下筋骨,或者量一量血压,出门下楼两分钟,就到了小区文娱活动室,享受到“阳光爱心”的一站式服务。对于城厢镇中区社区的居民而言,“三社联动”带来了便利,也使得中区社区成为和谐社区的典范,被评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
记者来到中区社区的时候,看到一帮老年人正在社区活动室练书法、编排舞蹈、看书看报,幸福洋溢在每个人脸上。城厢镇有关负责人说,居家养老之前完全由社区居委会来承担,工作常会受到社区工作人员时间和精力限制,现在政府每年补贴50万元,向社区志愿者购买服务,从“无偿被动转变为有偿主动”,工作成效很显著。
“从2010年起,我市所有乡镇(街道)政府与村(居)委会不再签订任何形式的行政责任书,而是出台《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事项》两份‘清单’,划清了‘行政权力’和‘自治权利’之间的界限。同时,政府对村居协助的28个事项签订一揽子协议,将‘责权利’捆绑落实到村和社区,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我市还新建12个城乡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新建15个农村新型社区工作站,全面夯实了社区基础建设平台。在此基础上,我市将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内容,通过建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业主委员会、社区物业、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参加的社区管理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全面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做到第一时间发现服务需求和管理问题、第一时间跟进服务、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