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区的新工厂下半年将竣工,并开始新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公司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高强度管市场正逐渐打开;连续推行多年的精细化管理又有了新抓手……尽管生产效能、产品成材率已居国内同行前列,但公司创新升级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
□记者 张 立/文 姚建平/图
熔炉边,铜花飞溅,一块块铜板被熔铸成了一根根粗铜管;车间里,盘拉机、复盘机全部开足马力,铜管一盘接一盘下线……仓环铜业的两条生产线都在满负荷运转。最让仓环人骄傲的是,公司产品的成材率远高于国内同行,而这些成就都缘于公司的技术和管理创新。
从技术改造到新厂建设
仓环铜业主要生产大卷重盘管、内螺纹管、热交换器用冷凝管等铜管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发电机组等行业。生产这些产品的主车间有两个,虽然近10年间主车间一直是两个,但以前的生产线与现在已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公司一直在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
仓环铜业副总经理唐凯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线的大规模技改始于2004年,目前已进行了多次,先是淘汰了一条技术落后的旧生产线;2007年,公司又对一条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线进行了改建,不仅降低了能耗,还大幅度提高了产能;两年后对另一条生产线也进行了改造。在此期间,公司还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成立多个QC小组,对影响产能、成材率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攻关,用极少的投入实现了产量和产品成材率的大提升。去年公司生产的铜管达到了4.95万吨,可以说把两条线的产能发挥到了极限,更重要的是,产品的成材率也提升到了约92%,远高于国内一般同行85%的水平,“不要小看这几个百分点,铜管加工行业是个传统行业,竞争也激烈,我们赚的就是这几个点的利润!”
今年,仓环铜业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期,去年动工的新工厂到下半年就能竣工,随之展开的将是新生产线的安装和老厂的搬迁工作。
唐凯说,因为公司订单较多,生产任务很紧,此后两三年中,公司将采用边生产边搬迁的方式,实现平稳过渡。厂房竣工后,公司将引进一条新生产线,等这条线安装调试完成,并实现正常生产后,再搬迁一条旧生产线,直到两条旧生产线全部搬迁完成。
公司负责生产的李副总经理介绍说,全部搬迁后,新厂的产能将超过8万吨,因为在搬迁过程中,公司还会对两条老生产线的熔炉进行改造,使产能进一步提升。
高强度管的市场正在打开
在进行技术改造的同时,仓环铜业也一直在开发新的产品,近几年中先后开发出了太阳能管、射频电缆以及微电子行业用无氧铜管材等,这些产品虽然产量不大,但效益比传统产品高很多。尤为可喜的是,今年公司的专利产品高强度管的市场正在逐渐打开。
李副总经理说,几年前,为了应对国家可能推出的制冷剂使用政策,仓环开始了高强度管的研制,因为采用新型制冷剂后,对铜管强度的要求会增加。产品研制成功后,并未使用新的制冷剂,但公司发现,采用这种高强度管后,可以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铜管的厚度,相当于节约了铜材。去年公司就和客户开始了合作,推出了一些新产品,但因为采用新产品后,客户的一些工装设备要进行更新改造,再加上产品才上市,进展不是太大,去年只销售了200余吨,但现在这种新产品开始被客户接受,今年前两个月,每个月的销量都达到了160余吨。
“铜管加工这个行业,就是赚点加工费,如果能把铜管壁做薄10%,那就是降低了10%的原料成本,即使和客户一起分享这些利润,仍相当可观。”唐凯说,如果这种产品每月的销量能达到1000吨,“公司的日子就好过了”。
仓环铜业的高层显然对这个产品充满信心,因为虽然铜价一直有起伏,但总体上保持着上升趋势,各家客户公司一定会对降低铜材原料成本越来越重视。
精细化管理注重减库存
近两年中,仓环铜业一直在推行精细化管理,如建成了ERP管理系统,公司当天的生产信息,像产量多少,合格产品多少,每一盘的技术数据、产品批号、客户名称以及生产的主机手、副机手以及不合格产品出现在哪个工序上等等能全部显示在生产负责人的电脑上。如果出现不合格产品较多时,技术、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正向、反向查询,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公司成材率的稳步提升,也与这套系统有很大的关系。
再如,去年公司还推行了岗位责任制,提出“人人做老板”,强化员工责任意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今年,公司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程控制库存。
铜管加工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产品库存控制不好,会极大增加财务成本。唐凯告诉记者,公司提出的控制库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车间的原料、半成品的库存,第二是成品仓库的库存,还有就是设在客户仓库的库存。经过前期的调研分析,目前,各项指标已全部确定,控制库存的目标一是通过降库存来降低财务成本,二是绝不能因为降低了库存影响公司生产和客户生产,“这个行业中,谁能控制原料成本和财务成本就能获得优势,仓环一直在这方面进行努力和创新”。